今天是三伏天的第一天,俗稱“入伏”。“三伏”是夏季中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時段,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民間講究“頭伏吃餃子”,既是圖個好彩頭,也是因為伏天容易食欲不振,餃子口味豐富、易消化,是改善胃口的好選擇。
今年伏天只有30天,屬于“短三伏”年份,從7月20日開始,到8月18日結束,較往年常見的40天伏天略短一些。雖然時間縮短,但暑熱絲毫不減,飲食上更應注意“清淡養胃、順應節令”。
尤其在北方,入伏吃餃子是許多家庭不變的傳統,一家人圍坐包餃子、調餡、煮食,熱氣騰騰間既有節氣的儀式感,也蘊藏著對身體健康的關照。不過,夏天吃餃子,可別“圖省事”亂包,這兩種餡最好避開!
入伏避開2種餃子餡
1、韭菜餡:春食則香,夏食則臭
韭菜雖然營養豐富,但“春韭香,夏韭臭”自古就有說法。夏天的韭菜纖維粗、氣味重,屬于溫性食材,夏天食用容易讓人感覺燥熱,加重身體負擔。所以,入伏餃子,韭菜餡可以先放一邊了。
2、 蘿卜餡:水分多,味道沖
和韭菜一樣,夏天的蘿卜也不是最佳的賞味期。此時的蘿卜水分含量大,味道也比較沖,用來包餃子容易出水,不僅影響餃子的口感,還可能讓餡料變得稀軟。想吃蘿卜餡的餃子,不如等到秋冬季節,那才是它們的主場。
嘗鮮3種“應季餡”
1、嫩南瓜餡餃子
夏季正是嫩南瓜上市的時節。嫩南瓜口感清甜,水分充足,和肉餡或者雞蛋粉絲搭配,做成餃子餡,不僅清爽可口,還能補充夏天流失的水分和維生素。
食材:雞蛋 2 個、木耳、蝦皮 3 勺、嫩南瓜 1 個、面粉、十三香 1 調羹、香油 2 勺、鹽、雞精
(1)嫩南瓜洗凈后用擦絲器擦成細絲,加少許鹽抓勻腌 5 分鐘;面粉加溫水攪成絮狀,揉成光滑面團蓋濕布醒發;木耳提前用溫水泡發,去除根部雜質后洗凈備用。
(2)雞蛋打入碗中加少許鹽攪勻,熱鍋冷油倒入蛋液,用筷子快速劃散炒成碎塊,盛出放涼;泡好的木耳切成細絲,南瓜絲用紗布包裹擠干水分(多擠幾次防出水),再改刀切成小段。
(3)將雞蛋碎、木耳絲、南瓜絲放入大碗,加 3 勺蝦皮、1 調羹十三香、2 勺香油,再加少量鹽(比平時少 1/3)和雞精,順著一個方向拌勻,靜置 10 分鐘讓味道融合。
(4)醒好的面團搓成長條,切成 30 克左右的小劑子,撒干粉按扁,搟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圓皮;取適量餡料放皮中間,捏出半月形褶子,確保邊緣捏緊防漏餡。
(5)鍋中燒開水加少許鹽,下餃子用勺子輕輕推動防粘,水沸后加 3 次涼水(每次半碗),待餃子全部浮起且皮鼓脹,撈出瀝干即可,搭配醋汁更開胃。
2、羊肉餡餃子
別以為伏天不能吃羊肉,老一輩人講究“以熱制熱”,三伏吃羊肉正是補氣養陽、驅寒祛濕的好時機。選用瘦羊肉搭配生姜、洋蔥或香菜,既去腥提鮮,又暖胃養身。
食材:羊肉 1 塊、胡蘿卜 1 根、面粉大半碗、姜 1 塊、大蔥 1 段、花椒 1 小把、小茴香 1 小把、小蔥 6 根、白胡椒半調羹、生抽 1 勺、老抽 1 勺、香油 1 勺、鹽、雞精
(1)面粉中加少許鹽(增加筋性),邊倒溫水邊攪拌成絮狀,揉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密封醒 20 分鐘;胡蘿卜去皮擦成細絲后切碎,大蔥、生姜剁成末,小蔥切蔥花備用。
(2)羊肉切成小塊剁成細膩肉餡;鍋中加 1 碗清水,放入花椒、小茴香煮開,小火熬 5 分鐘出香味,關火晾至溫熱,過濾掉香料渣留料水。
(3)肉餡中分次加入晾好的料水(每次加 2 勺,順時針攪至完全吸收),加生抽、老抽、半調羹白胡椒粉、姜末、鹽和雞精,拌勻后放小蔥碎和胡蘿卜碎,繼續順時針攪 3 分鐘至餡料上勁。
(4)大蔥碎中加 1 勺香油拌勻(封層防出水),倒入肉餡中徹底攪勻,餡料蓋上保鮮膜冷藏 15 分鐘(夏季可延長至 30 分鐘)讓味道更濃郁。
(5)醒好的面團分劑子搟成圓皮,取適量肉餡放中央,捏緊邊緣成餃子狀;水沸后下餃子,煮至浮起后加 2 次涼水,確認肉餡熟透后撈出。
3、黃瓜雞蛋餡
誰說餃子餡不能清爽?黃瓜雞蛋餡就是夏天的絕配!黃瓜的清香搭配雞蛋的軟嫩,再加上少許蝦皮或木耳提鮮,口感清新不油膩。這種餡料的餃子,不僅味道鮮美,還能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吃起來毫無負擔,特別適合炎熱的夏天。
食材:黃瓜 3 根、雞蛋 3 個、蝦皮 1 小把、高筋面粉 2 碗、香油半勺、十三香半勺、雞精、鹽
(1)高筋面粉加溫水(面粉與水比例約 2:1),加少許鹽揉成光滑面團,蓋濕布醒 30 分鐘(夏季可放陰涼處,避免面團發酵)。
(2)黃瓜洗凈去頭尾,用擦絲器擦成粗絲,加半勺鹽抓勻腌 5 分鐘,用紗布包裹擠干水分(汁水可留著和面),擠干的黃瓜絲切成小段備用。
(3)雞蛋打入碗中加適量鹽攪勻,熱鍋倒油燒至六成熱,倒入蛋液用鏟子快速炒成金黃碎塊,盛出徹底放涼(避免熱氣讓餡料出水)。
(4)黃瓜段、雞蛋碎放入大碗,加 1 小把蝦皮、半勺十三香、半勺香油、半勺雞精和適量鹽,輕輕拌勻(避免黃瓜出水),嘗味后再調整咸淡。
(5)面團分小劑子搟成稍大的面皮(素餡易散,皮大些好包),取餡料放中央,捏緊邊緣捏出褶子;水沸后下餃子,煮至浮起加 1 次涼水,再次沸騰后餃子鼓脹即可撈出。
——老井說——
今年伏天雖短,暑氣卻重,餃子要吃得講究、吃得健康。避開韭菜和蘿卜兩種不合時宜的餡料,多嘗試嫩南瓜、羊肉、黃瓜雞蛋這三種應季餡,清涼又養生,才是伏天里的“正味”。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社會新聞,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關注我,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