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歷史不能忘記,英雄必須銘記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吉林省委書記黃強在檢查省近現(xiàn)代史展覽籌備工作時,說了一句振聾發(fā)聵的話:"要理直氣壯講清楚夫余國、高句麗、渤海國的歷史。"
這句話背后,藏著許多吉林人不知道的故事。從古老的邊疆王國,到近代的血淚抗爭,再到今天文旅融合的新探索,這片黑土地上的記憶,值得我們每個人細細品味。
據(jù)展覽籌備組工作人員透露,他們在整理東北抗聯(lián)資料時,發(fā)現(xiàn)了一份1938年的《救國時報》,上面記載了楊靖宇將軍最后的戰(zhàn)斗細節(jié),讀來令人淚目。
01 被遺忘的東北古國:我們的根在哪里?
很多人不知道,早在兩千多年前,吉林大地上就曾存在過三個輝煌的古代政權:夫余國、高句麗和渤海國。
夫余國,據(jù)《后漢書》記載存續(xù)于公元前2世紀——公元494年,是東北地區(qū)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農(nóng)業(yè)發(fā)達,擅長養(yǎng)馬。考古發(fā)現(xiàn),他們的青銅器制作技術相當精湛。
高句麗,存續(xù)于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被唐與新羅聯(lián)軍所滅,雖然中韓學界對高句麗歸屬存在不同解讀,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橫跨中朝邊境的古國,確實給后世留下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
渤海國,據(jù)《新唐書》記載存續(xù)于698年-926年,被譽為"海東盛國",鼎盛時期疆域包括今吉林大部、黑龍江東部和俄羅斯濱海邊疆區(qū)。
多位東北史學者指出,這些古國的歷史研究長期存在爭議,但有一點是確定的——它們都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么今天要重提這些歷史?黃強書記說得很明白
要讓老百姓知道,東北不是"文化荒漠",我們的祖先曾在這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過燦爛的文明。當年輕人了解這些歷史后,那種地域自豪感是油然而生的。
02 從屈辱到抗爭:那些教科書沒講透的故事
展覽中最震撼的部分,當屬近代以來吉林人民的抗爭史。
首先是雅克薩之戰(zhàn)的榮光與陰影。
1685-1686年,清軍在雅克薩兩次擊敗沙俄侵略者,最終簽訂《尼布楚條約》。但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場戰(zhàn)役發(fā)生的過程中,當?shù)剡_斡爾族民眾為我們的將士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是不平等條約的切膚之痛。
1858年《璦琿條約》、1860年《北京條約》,讓中國失去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當時有記載,吉林將軍景淳曾含淚上書:"江東六十四屯百姓,哭聲震野。"
此外還有東北抗聯(lián)的14年血戰(zhàn)。
楊靖宇將軍犧牲后,日軍剖開他的胃,發(fā)現(xiàn)里面只有樹皮、棉絮和枯草;趙一曼留給兒子的絕筆信,字字泣血;八女投江的壯烈,最小的戰(zhàn)士才13歲;以及最新整理的《救國時報》顯示,抗聯(lián)曾創(chuàng)造過1個連阻擊日軍700人3天的奇跡。
為什么這些故事今天聽起來依然讓人熱血沸騰?因為它們告訴我們:吉林人的骨子里,從來就有不服輸?shù)幕颉?/p>
03 讓歷史活起來:文旅融合的新嘗試
黃強書記特別提到,要把歷史資源轉(zhuǎn)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這絕不是空話。今天,我們已經(jīng)可以從現(xiàn)實生活中窺見一斑。
比如說偽滿建筑的新生。長春新民大街的偽滿八大部建筑,如今變成了吉林大學教學樓、特色咖啡館、文化創(chuàng)意空間。
還有松花硯的逆襲。曾經(jīng)瀕臨失傳的松花硯雕刻技藝,在今天通過文創(chuàng)開發(fā)重獲新生。從業(yè)40年的松花硯非遺傳承人表示:"現(xiàn)在年輕人也愛買我們的硯臺,說是'最炫民族風'。"
還有紅色旅游的升溫。靖宇縣楊靖宇將軍紀念館,去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長40%。不少家長特意帶孩子來,說要"感受下什么是真正的英雄"。
而老百姓對于這些變化也有自己的看法。長春市民劉大姐的話很有代表性:"以前覺得歷史都是書本上的,現(xiàn)在走在街上,看到老建筑上的說明牌,突然就覺得親切了。"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這個即將開放的展覽,不只是一次文化展示,更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當我們在展柜前駐足時,其實是在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憑什么走到今天?我們要給子孫留下什么?
八十年前,我們的先輩用鮮血贏得了抗戰(zhàn)勝利;八十年后,我們用記憶守護這場勝利的意義。這個夏天,不妨帶上家人,去聽聽黑土地上的遠古回聲,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精神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