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庭,真是有意思,打開電視,全是調解家庭矛盾的節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翻開手機,到處都是抱怨原生家庭的帖子,孩子埋怨父母沒本事,父母指責孩子是白眼狼。
吵吵鬧鬧都算好了,起碼還有點人氣。
最怕的是什么?是回到家,三口人,四間房,五部手機,誰也不跟誰說話。
空氣安靜得能聽見灰塵落地的聲音。
都說家是避風港,我看現在好多人的家,純粹是龍卷風過后的停車場,一片狼藉,滿目瘡痍。
但你去看,總有那么些人家,日子過得熱氣騰騰。
屋里頭永遠傳出笑聲,一家人湊在一起有說不完的傻話。
為什么都是家庭,差別那么大?區別就在于,家里有沒有一個能把白開水過出可樂味兒的“大福星”。
這個人,就是全家人的開心果。
他一開口,煩心事都能被笑聲震飛。
有他在,日子就過得熱氣騰騰。
福氣不是掛在墻上的“福”字,福氣是能從屋子里傳出來的笑聲。
往下看看,這些個家里的大福星,你家里有嗎?如果有兩個以上,你的家庭真當讓人無比羨慕。
很會整活的老爸
有的老爸,一天到晚就愛端著個架子,好像自個兒是單位領導,回家視察工作來了。
那種家,能有樂子才怪。
真正可愛的老爸,是家里最大的戲精。
他總覺得自己無所不能,結果干啥啥不行,出糗第一名。
比如,他心血來潮要露一手廚藝,把廚房搞得狼狽不堪,鍋碗瓢盆響叮當。
嘴里還振振有詞,“看好了,給你們做個硬菜”。
結果不是鹽放多了,就是菜炒糊了,最后端上來一盤黑乎乎的不明物體,還一臉驕傲地催你,“快嘗嘗,保證比飯店的好吃”。
全家人憋著笑,還得硬著頭皮夸兩句。
他特別喜歡跟孩子稱兄道弟,學幾句網絡熱詞,就覺得自己走在了潮流前線。
管兒子叫“鐵子”,管女兒叫“集美”。
結果用得亂七八糟,詞不達意,被孩子們無情嘲笑,他還挺不服氣,說你們年輕人不懂我們老年人的幽默。
但只要他在,尷尬的場面就不會存在。
親戚聚會,大家沒話說的時候,他總能找個由頭吹噓一下自己當年怎么怎么樣,故事編得有鼻子有眼,結果總被老媽一句話戳穿,引得哄堂大笑。
他也不生氣,摸摸腦袋,嘿嘿一笑就過去了。
有這么個活寶老爸,家里天天都跟演小品似的,哪還有時間發愁。
樂觀過頭的媽媽
一個家里的溫度,絕對是媽媽給的。
要是當媽的天天長吁短嘆,那家里準是常年陰天。
可一個樂觀過頭的媽媽,她就是個小太陽,走哪兒哪兒亮。
孩子考砸了,垂頭喪氣地把試卷拿回來。
她看一眼分數,不是發火,而是樂了,“哎喲,這分數,正好湊個整。走,媽帶你吃頓好的,慶祝一下咱們還有這么大的進步空間”。
孩子一聽,眼淚都憋回去了,心里那點小烏云,立馬就散了。
停電了,她就翻出蠟燭,說“來來來,體驗一把古代人的生活,咱們今天就叫‘燭光晚餐’”。
她的笑點特別低,看個動畫片都能笑得直不起腰。
她的快樂特別容易傳染,只要她一笑,全家人都會忍不住跟著嘴角上揚。
像家里的“快樂源泉”,源源不斷地往外冒著開心的泡泡。
跟她在一起,你會覺得天大的事兒,也就是屁大點事。
人生嘛,不就是圖個樂呵。
愁眉苦臉是一天,嘻嘻哈哈也是一天,干嘛不選后者呢。
慈祥溫柔的奶奶
奶奶是家里最后的“避難所”。
在外面受了天大的委屈,回到家,只要往奶奶身邊一坐,心里就踏實了。
奶奶就是會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用一種四兩撥千斤的方式,把所有不開心都化解掉。
爸媽吵架,吵得面紅耳赤。
奶奶啥也不說,就顫顫巍巍地端出一盤剛洗好的葡萄,一人嘴里塞一顆,含糊不清地說,“甜不甜?我剛買的,可甜了”。
小兩口嘴里含著葡萄,看著奶奶那張天真無邪的臉,火氣瞬間就沒了一半。
她是你永遠的搭檔。
你媽不讓你吃零食,奶奶就偷偷給你藏在她的床頭柜里,還給你使個眼色,意思是“這是咱倆的秘密”。
你爸要揍你,她就往你身前一站,拐杖往地上一拄,眼睛一瞪,“誰敢動我大孫子”。
她可能聽不懂你說的那些時髦詞,也搞不明白你那些新奇的玩意兒。
但她永遠是你最忠實的粉絲。
你隨便畫個畫,她能夸出花來。
你隨便唱首歌,她能帶頭鼓掌。
在她的世界里,她的孫子孫女,就是全天下最了不起的人。
有奶奶在的家,永遠都有一股暖暖的飯菜香,和一種讓人心安的安穩。
童心未泯的爺爺
要是家里有個童心未泯的爺爺,那孫子孫女的童年,絕對快樂無比。
因為,家里多了一個能一起瘋,一起鬧,一起“干壞事”的伙伴。
他比孫子還愛玩。
孫子新買的遙控汽車,他能抱著玩一下午,嘴里還念念有詞,給自己配上音效。
他會拉著孫女下五子棋,輸了就耍賴,把棋盤一推,說“哎呀,剛才眼花了,不算不算,重來”。
他渾身都是用不完的“廢知識”,會教你怎么用一根草抓到螞蚱,會教你怎么把西瓜皮做成一頂帽子,還會告訴你哪個墻角的蟋蟀叫得最響。
這些在爸媽看來“不務正業”的東西,卻是童年里最寶貴的記憶。
這個老頑童還是個“故事大王”,不過他講的故事,版本都比較奇特。
他嘴里的自己,年輕時上山打過虎,下海捉過鱉,英勇事跡能說上三天三夜。
雖然家里人都知道在吹牛,但都樂意聽。
因為看他講得眉飛色舞,唾沫橫飛的樣子,本身就特別好玩。
一個老頭,能活得像個孩子,是一種了不起的本事。
他用他的“不正經”,對抗著歲月的“正經”,也給家里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活力。
皮實抗造的兒子
家里有個皮實的兒子,那簡直是父母的福報。
既不會因為一點小事就哭哭啼啼的“玻璃心”,也跟樂觀過頭的媽媽一樣,甚至更瘋。
今天在外面跟人打雪仗,被人埋雪里了,回來凍得鼻涕直流,還能興高采烈地描述戰況,說自己是如何“英勇犧牲”的。
他身體里好像住著個小強,生命力極其旺盛。
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腳,不是碰倒這個,就是撞翻那個。
闖了禍,自己也不往心里去,撓撓頭,傻笑一下,說“沒事,下次注意”。
你看他那沒心沒肺的樣子,想生氣都生不起來。
他就是家里的氣氛緩和劑。
爸媽因為工作的事煩心,他看不懂,但他會跑過來問一些不著邊際的問題,“爸,你說外星人會不會放屁啊?”。
一句話,就能把凝重的氣氛給攪散了。
這種孩子,你不用擔心他會被社會淘汰。
因為他臉皮厚,心態好,在哪都能活得挺開心。
他自己活得沒壓力,也給全家人減輕了無數壓力。
古靈精怪的女兒
女兒要是古靈精怪,那她就是家里的開心果,負責隨時隨地抖機靈。
她看問題的角度,永遠清奇。
全家人在看一部感人的電視劇,哭得稀里嘩啦。她突然冒出來一句,“你們不覺得嗎?這個男主角的鼻孔有點大”。
瞬間,所有人的眼淚都憋回去了。
她特別擅長給家人起外號。
愛操心的媽媽是“政委”,愛吹牛的爸爸是“司令”,愛打游戲的哥哥是“網癮少年”。
她自己呢?她是“吃瓜群眾”。
母親節,她不送花,她送給媽媽一張自己畫的“免生氣券”,上面寫著“憑此券可免生一次氣,最終解釋權歸我所有”。
把她媽給逗得,好幾天都把券帶在身上。
有這么一個女兒,家里永遠不會無聊。
她就像一個小小的精靈,腦子里裝滿了稀奇古怪的想法,隨時都能給你一個“驚喜”。
然后你會覺得,生活原來可以有這么多不同的打開方式。
啥也不懂的小孩子
要說終極大福星,那還得是那個話都說不清楚,路都走不穩當的小家伙。
他是天生的喜劇大師,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全是笑點。
他的邏輯,自成一派。
你跟他說,“再不聽話,就讓警察叔叔把你抓走”。
他會很認真地思考一下,然后問你,“警察叔叔那里,有動畫片看嗎?”。
家里來了客人,爸爸在那吹牛。
他會冷不丁地跑出來,大聲宣布,“爸爸你騙人,你昨天還說你沒錢了”。
那一刻,空氣都是尷尬又好笑的味道。
尤其是他對世界的理解,能讓你笑出腹肌。
看到天上的月亮,他會說“媽媽快看,誰把香蕉皮扔天上了”。
有他在,你吵不起來架,也生不起來氣。
因為他總能在最緊張的時刻,用一個屁,一聲飽嗝,或者一個天真到離譜的問題,把所有的負面能量都炸得煙消云散。
他什么都不懂,但也正因為如此,他擁有最強大的力量,那就是用純粹的快樂,去治愈成年人世界里所有的疲憊和偽裝。
你回頭看看,你家里有這么個活寶沒?
要是有,那你可真是撿到寶了,偷著樂去吧。
要是沒有,那從你做起,當那個活寶。
日子苦短,必須性感,也必須,天天開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