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9月1日一場關于中國3.5億電動自行車用戶的“安全革命”即將到來,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17761-2024)將正式實施,而這場革命的前哨戰已經打響:
許多頭部電動車品牌突然下架多款熱門車型,線下門店開啟瘋狂“清庫存”模式,一場關于“現在買舊款撿便宜”還是“等新款更安全”的消費者博弈正在上演......
為什么一款國家標準能讓整個行業“地震”?
“這不是普通的政策調整,而是一次從設計源頭重構電動自行車安全邏輯的技術革命。”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安全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何鵬林的評價道出了新國標的特殊之處。
相比2019年實施的上一版國標,2024版在安全維度上做出了堪稱“顛覆性”的改變:速度管控從“限速”到“斷電”,新規不僅維持25km/h的最高限速,更創新性地要求電動機在超速時自動停止動力輸出,通過技術手段徹底堵死改裝提速的可能性。
材料革命讓塑料占比不得超過5.5%,當前市面上大多數電動自行車塑料件占比高達15%-20%,新規直接將這一比例砍至三分之一,廣東省質檢院的測試顯示,塑料占比降低后,整車燃燒速度可減緩40%以上,有毒氣體排放減少60%。
“三重防篡改鎖”,電池組禁止預留擴展接口、控制器禁用剪線改功能、限速器不可調整限速值,再加上“一車一池一充一碼”的溯源體系,新規從設計端封殺了非法改裝的生存空間。
更關鍵的是時間節點,2025年9月1日起生產的新車必須符合標準,12月1日起,市場上銷售的電動車必須全部達標,這意味著企業僅有三個月完成產線改造、產品認證和市場切換,難怪行業驚呼這是“史上最嚴過渡期”。
線上神秘下架與線下“最后的狂歡”
7月15日一個普通的工作日,電動自行車行業卻上演了詭異一幕:雅迪突然下架天貓、京東等平臺所有電動自行車產品,只保留電動摩托車,九號也在同一天將F2z、Fz110、MzMAX等爆款車型從官方旗艦店撤下。
“其實是因為部分型號需求太旺,線上庫存跟不上了。”九號公司對媒體的解釋顯得有些“欲蓋彌彰”,而更真實的原因則是很多型號下架是因為新國標即將實施,全國工廠都要停止生產以前的款式,賣完存貨后將全部開始生產新國標電動車。”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年1-6月全國以舊換新方式銷售電動自行車月均環比增長113.5%,廣東省更是創下紀錄,截至5月底,全省以舊換新銷售量達17.4萬輛,拉動消費超4億元。
但在這輪銷售狂潮背后,隱藏著一個行業集體焦慮:那些不符合新國標的庫存車怎么辦?“廠家會直接召回,拉回去退貨。”一位經銷商的說法揭示了行業默契。
而更精明的品牌如小牛、九號,則采用“線上停售+線下清貨”的雙軌策略,既避免違規風險,又不放棄最后的利潤收割。
抄底舊款還是等待新技術?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新國標實施前的這45天(截至2025年7月21日)成為了一場充滿算計的購物博弈,走訪多家門店發現,消費者基本分化為兩大陣營:
“新國標車塑料少了更安全?我騎了十年電動車也沒著過火。但實實在在省下1000塊錢,夠充兩年電了。”此類觀點代表了不少實用主義者:既然舊國標車不會被強制淘汰,何不趁降價撿個便宜?
“前瞻派”則堅持等待:“現在買舊款就像4G時代末期買3G手機,新款雖然貴點,但有超速斷電、防火材料這些保命功能,騎起來更安心。”她特別看重新國標對電池安全性的提升,鋰電池電壓鎖定60V,必須通過針刺測試等嚴苛檢測。
在這場博弈中,一些精明的消費者發明了“折中策略”:現在購買舊款高配車型,等2026年以舊換新補貼最高時再置換,根據政策2025年下半年繼續實500-1200元的國家補貼,而行業預測2026年補貼力度可能更大。
不過,種策略也有風險,北京市明確電動自行車上牌后使用年限為10年,意味著現在購買的舊款車可能比新款提前2-3年進入報廢期,更關鍵的是,新國標車在二手市場的保值率很可能遠超舊款。
一場淘汰賽與升級賽的同步上演
新國標帶來的不僅是消費選擇的變化,更是整個產業格局的重塑,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5年行業CR5(前五名企業市場份額)將從目前的45%提升至60%,這意味著大量中小廠商將被淘汰出局。
“這實際上是一次行業供給側改革。”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新國標在三個維度重塑競爭規則:技術門檻大幅提高,北斗定位、智能電池管理、阻燃材料應用等要求,使研發成本陡增,僅阻燃性能一項,就需投入200-500萬元更新生產線,小作坊式的組裝廠很難跨過這個門檻。
產品邏輯徹底改變,從“比誰跑得快”到“比誰更安全”,從“外觀炫酷”到“材料可靠”,企業必須重構產品定義體系,九號等品牌已率先推出支持OTA升級的智能車型,通過APP實時監測電池狀態、定位車輛位置。
商業模式面臨轉型,廣東推行的“一車一池一充一碼”溯源體系,將徹底改變傳統的銷售和售后模式,未來的競爭可能從單純賣車轉向“硬件+服務”的生態競爭,就像智能手機行業經歷過的那樣。
在這場變局中,頭部品牌已經展開卡位戰,雅迪被曝投入5億元建設新國標專用生產線,九號則重點布局智能車型,其2024年營收增速已超過雅迪,而小牛電動更是將新國標視為進軍高端市場的跳板。
結語:
站在2025年夏天的十字路口,無論是清庫存的商家、糾結的消費者,還是制定政策的部門,都在共同回答一個問題:我們究竟需要什么樣的電動自行車未來?
當“安全”成為首要關鍵詞,這場變革的意義已經超越行業本身,關乎每一個城市出行者的生命安全。對此您有什么觀點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最嚴電動自行車國標即將實施!車速超過25km/h時自動斷電,嚴禁預留改裝接口【附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分析】
2025-07-18 前瞻網
新國標倒計時45天!4億車主必看:買車、騎車、換車要注意什么?
2025-07-21 搜狐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