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GeForce的新一代入門卡,RTX 5050受到的關注度并不會因為它的定位而有所降低。恰恰相反的是,由于中間RTX 4050臺式機顯卡的缺席,RTX 5050顯然承擔著一個為入門級玩家“解渴”的任務。因此,我們也能看到廠商對RTX 5050還是非常重視的,比如說技嘉的這塊RTX 5050 GAMING OC,單看首圖你都不覺得它的定位低到哪里去。
在正式開始介紹和測試之前我們順便介紹一下技嘉在RTX 5050上的布局:一共有3款顯卡,除了我們今天評測的RTX 5050 GAMING OC,還有RTX 5050 WINDFORCE OC這款雙風扇顯卡,以及RTX 5050 OC Low Profile這張三風扇半高顯卡——說實話這款我個人更感興趣一點,但它畢竟比較特殊,不像前兩者那樣是大眾之選。顯卡規格預覽外觀設計技嘉RTX 5050 GAMING OC在外形設計上基本上是拿了RTX 5060系列GAMING OC的劇本,幾張卡長得挺一致的,分不清是件很正常的事。不過技嘉RTX 5050 GAMING OC并沒有燈條就是了。預覽這張顯卡長而瘦,重量在683g左右,也不重。包括導風罩和背板,顯卡的外殼材質均為塑料。然而得益于豐富的設計,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看起來并不單調。比如說這個表面高低起伏、分區明顯的導風罩,表面處理也很豐富,看起來頗具科技感。風扇均是開口設計,直徑為80mm,扇葉為9片。技嘉選擇了在扇葉上做文章:每片扇葉表面均有三條凸起的線,然后這些線的隔壁還有一小點突起;另外,扇葉邊緣還有鋸齒,末端的突起則更明顯,有點像魚鰭。技嘉表示這種設計的靈感來源于鷹的翅膀,對風量、風壓和噪音表現都有提升和改進。對了,這也是風扇得名“仿生風扇”的原因。從三把風扇扇葉的朝向就能知道,這仍然是技嘉顯卡經典的正逆轉設計,用于減少風扇之間的亂流。顯卡的側面也有很多值得說的地方,首先就是右側的這個半透明塑料組件,它是可以移動的:把它向左滑動,就能露出GAME ON標簽,同時給側面的RTX三字套上一個灰色濾鏡。這算是技嘉在一個設計上的小心思吧!一些功能上的設計也是很值得關心的,比如這個8-pin PCIe供電,和其他顯卡不同,技嘉把這個接口放在了更靠近視頻輸出一側的地方,這確實很少見。不過安裝兼容性問題倒是不需要擔心的問題,我拿幾臺主機試過了。可以注意到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PCB長度等于顯卡全長的一半,換言之,背板的鏤空面積真的相當大。從這里也能夠看到,這張顯卡是雙熱管配置,就跟我們評測過的其他RTX 5050一樣。背板的設計也是非常經典的GAMING系設計,比如這個如同電路一樣的灰色條帶陣列。背板的表面處理也是和導風罩一樣,帶有少許斑駁,有種金屬裝甲的味道。最后是視頻輸出接口,技嘉有不少顯卡采用了DisplayPort和HDMI各2個的配置,技嘉RTX 5050 GAMING OC也不例外。對于一部分玩家來說,多一個HDMI接口也許就是他們選擇的理由。內部結構一看銀色的底座、熱管和銀色的鰭片這種搭配就知道這是一張非常純正的技嘉顯卡。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顯存、供電區域所用的并非導熱墊片,而是服務器級別的導熱凝膠,因此在圖片里會呈現出這么一種形態,有點像是牙膏,不過導熱凝膠可穩固結實多了。技嘉RTX 5050 GAMING OC這PCB非常有意思,你可以說它的元器件布局相當緊湊,但同時也可以認為它在這方面極為稀疏。以肉眼去判斷的話,右側的空白區域全部切掉似乎也沒什么問題——當然,以上只是推測,畢竟我也沒有電路圖。預覽供電配置是4 + 2,而且PWM芯片和MOSFET啥的全是熟人,我就直接在照片的下方說明了。AOS AOZ73004CQI:核心供電PWM,uPI uS5650Q:用于電源監控威世SiC653A:核心供電MOSFET測試平臺預覽還是這套銳龍7 9800X3D、DDR5-6000和X870E主板的搭配。對比顯卡也沒怎么變化,還是RTX 4060和RTX 3050。驅動當然也是最新且唯一的GeForce Game Ready 576.88。基準測試預覽var title_text = "3DMark基準測試"; // 標題文字 var subtitle_text = "www.expreview.com | Higher is better "; // 副標題文字 var unit_text = " "; //單位 var leftside = "8%"; //左邊空白 var topside = 50; //每組間距 var mblur = 0.05; //模糊效果 var bgopacity = 0; //背景透明度,0為全透明 var mysort = 0; //是否排序 var myper = 1; //是否顯示百分比 var mylengend = true; //是否顯示圖例 var toplegend = 50; //圖例上端空白 var labelcolor = '#fff'; // 標簽文字顏色 var legendwidth = '90%'; //圖例寬度 var titlecolor = '#222'; //標題文字顏色 var barheight = 35; //柱高度,當為7倍數時,不顯示刻度線 var bargap = 3; //柱間距,相當于百分值,即2% var xaxismax = null; //指定X軸最大值,null時為自動 var autocolor = 1; //是否自動判斷顏色,0為否,1根據品牌生成顏色 ,如果 >1 則為AMD NV Intel 標準色, var mycolor = []; //自動生成隨機顏色 也可ANIColor("NVIDIA",3)可以生成三種NV綠,可替換成AMD Intel //var mycolor = ANIColor('AMD',4); //這樣自動生成4種AMD紅色,其它如NVIDIA、Intel同理 //var mycolor=['#953f61', '#72355f', '#d77169']; //自定義顏色 AMD紅 '#9F1417', NV綠 '#82B41B', Intel藍 '#0075C5', //var mycolor = ['#0dcc47', '#969696', '#6f7b80','5A94DF']; var data_arr = [ {"type":"Fire Strike","技嘉RTX 5050 GAMING OC":"29810","RTX 4060":"29164","RTX 3050":"16061"}, {"type":"Fire Strike Extreme","技嘉RTX 5050 GAMING OC":"13588","RTX 4060":"13457","RTX 3050":"7449"}, {"type":"Fire Strike Ultra","技嘉RTX 5050 GAMING OC":"6151","RTX 4060":"5822","RTX 3050":"3427"}, {"type":"Time Spy","技嘉RTX 5050 GAMING OC":"10284","RTX 4060":"10656","RTX 3050":"6325"}, {"type":"Time Spy Extreme","技嘉RTX 5050 GAMING OC":"4627","RTX 4060":"4984","RTX 3050":"2869"}, {"type":"Port Royal","技嘉RTX 5050 GAMING OC":"6132","RTX 4060":"6093","RTX 3050":"3610"}, {"type":"Speed Way","技嘉RTX 5050 GAMING OC":"2494","RTX 4060":"2671","RTX 3050":"1529"}, {"type":"Steel Nomad","技嘉RTX 5050 GAMING OC":"2340","RTX 4060":"2303","RTX 3050":"1323"} ]; TDInit(title_text, subtitle_text, unit_text, leftside, topside, mblur, bgopacity, mysort, myper, mylengend, toplegend, labelcolor, legendwidth, titlecolor, barheight, bargap, mycolor, data_arr, autocolor, xaxismax);
看圖表就知道,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成績幾乎就是2倍的RTX 3050,因此這兩張卡沒什么比較的必要。如果你已經準備從RTX 3050直接升級到RTX 5050的話,直接換就是了。和RTX 4060相比的話,由于技嘉RTX 5050 GAMING OC是張超頻版顯卡,兩張卡雖然在不同項目上互有勝負,但平均下來是沒有區別的,差距在1%以內。
游戲測試原生分辨率測試
測試會分成原生分辨率和DLSS兩部分。考慮到RTX 5050 GAMING OC真·入門級的定位,這里就把分辨率設定在1080P了。這次的光柵化游戲一共有8款,其中4款是電競網游,4款是3A游戲,另外還有4款光線追蹤游戲。在圖形設置上,我們會盡量把預設調整至高,但像《黑神話:悟空》這種1080P下連RTX 5060 Ti也稍有壓力的游戲,我們會適當調整畫質,同時會在圖表上注明。
預覽
預覽
在大多數游戲中,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發揮和RTX 4060差不多,比如《極限競速:地平線5》、《黑神話:悟空》和《賽博朋克2077》。雖然在部分網游如《CS2》、《彩虹六號圍攻X》里面,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稍顯落后,但就具體幀率來說,喂飽高刷屏是不成問題的。而且考慮到RTX 5050剛發布不久,我們可以期待后面驅動帶來的提升。
光線追蹤游戲對硬件的壓力大這件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從這個具體幀率可以看到,要這兩張顯卡以原生分辨率1080P去跑光追實在有點強卡所難。因此我們還是快速跳到下面的DLSS 4部分吧。
大家可以發現我在這里沒怎么說RTX 3050,因為確實沒什么好說的,隔了一代的它在這里扮演著墊腳石一般的角色。就跟上面說的那樣,要升級的話直接換就是了。
DLSS 4性能測試
預覽
預覽
預覽
隨著核心規格的降低,DLSS 4的重要性是越發明顯的,到了RTX 5050這個級別,DLSS 4對于光追游戲來說就是必選項了。可以看到,即使單開DLSS超分辨率,幀率仍不算讓人滿意,想要玩得流暢一點,幀生成是一定要開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保證基礎幀率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延遲始終存在,這里的建議最高開到3x擋,兼顧畫面的流暢和操作的即時響應。
溫度測試
技嘉RTX 5050 GAMING OC是在開放式平臺上進行溫度測試的,測試時的室溫為25.6攝氏度。待機溫度是在進入系統10分鐘后錄得,滿載時的溫度則是通過3DMark中的Speed Way壓力測試運行10分鐘后錄得,記錄數據軟件為GPU-Z。不難看出三把仿生風扇加雙熱管的組合對于這張顯卡來說已經很好了,滿載GPU溫度全程沒上60攝氏度。
預覽
功耗測試
功耗測試是和溫度測試同步進行的,只是記錄數據的軟硬件換成了PCAT套件而已,又因為數據量太大,圖表內展示的是1分鐘數據。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平均滿載功耗是125W,峰值滿載功耗可達142W(根據記錄數據獲得),待機功耗為10W。
預覽
噪音測試
根據壓力測試時的數據,技嘉RTX 5050 GAMING OC會在核心達到60攝氏度時啟動風扇,它們穩定時的最高轉速為41%。約1380RPM。接著我們把顯卡放進了環境噪音小于10dBA的消音實驗室,把風扇設置為滿載轉速,在30cm的距離上測試其噪音水平,測得的數據是29.9dBA,這個表現是很安靜的。
總結
和近期評測的一眾RTX 5050相似,你的確可以把技嘉RTX 5050 GAMING OC視作是一款升級了DLSS 4的RTX 4060。兩張卡的性能確實相近,然而DLSS 4讓RTX 5050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還在用著RTX 3050、RTX 2060等上幾代的顯卡,那RTX 5050會給你一個稱心如意的升級體驗。
而和其他RTX 5050相比的話,技嘉RTX 5050 GAMING OC的獨有優勢在哪里呢?我想應該是外觀和散熱方面了。就像開頭所說的那樣,單看這個樣子,你很難將它和入門級顯卡聯系起來。同時,三把仿生風扇也絕不是好看而已,在散熱和噪音上面都有一個不俗的表現。至于售價方面,技嘉RTX 5050 GAMING OC是2299元,作為一款OC版顯卡,價格比MSRP略高也是意料之中,但這些優勢,有時正是選擇的理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