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謝炎伶 張紅瑤 張婕霓 姜艷群 李欣然 劉欣 曾俊儀 張馨 唐煒 康俊宇 唐媛 程曉冉 范思敏 肖珊珊 何慧婷 劉霜雨)7月14日,衡陽師范學院文學院“寸草心”計劃——塘韻薪禾公益實踐團在學工辦老師的帶領下,奔赴衡南縣三塘聯合學校松山中學,正式啟動為期30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暨留守兒童關愛行動。實踐團此行旨在為當地留守兒童打造一個“兼具藝術滋養與文化自信的成長驛站”,用知識和愛心點亮他們的暑期生活。
(圖為實踐團啟程前往三塘聯合學校)
“真希望我們能給孩子們的暑期增添一抹明亮的色彩和無限的可能!”懷揣著這樣的熱忱與期待,志愿者們走進了校園。面對孩子們純真的笑臉,“用一個月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成為大家的共同心聲。
(圖為陽世財校長致歡迎辭 姜艷群攝)
當天上午,實踐團與三塘聯合學校舉行了工作對接會。實踐團學生負責人張紅瑤詳細匯報了活動方案。松山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陽世財對實踐團隊的到來表示歡迎,并重點介紹了學校留守兒童現狀與迫切需求,特別是在藝術教育、美育資源和心理健康關懷方面存在的短板。他勉勵青年志愿者們發揮專業所長,為孩子們提供高質量的藝術教育和心靈陪伴,共同為留守兒童創造更美好的成長環境和更豐富的暑期體驗。
(圖為謝炎伶介紹實踐活動具體情況 姜艷群攝)
“實踐團立足衡陽師范學院百年師范教育傳統和團隊成員的專業特色,結合學校的實際需求,預設了多元化的支教活動。”謝炎伶介紹,本次實踐活動以“扶志扶智”為導向,創新構建“雙軌制”服務體系,一方面系統開設思想引領、身心健康、文明生活、生態環保、普法教育、藝術素養、文化傳承、科技創新、安全特訓等九大專項的“五育并舉”綜合實踐課程,全方位提升留守兒童的綜合素養;另一方面精心設計音樂、美術、書法、朗誦、話劇等形式多樣的“藝術展演”特色支教課程,并通過最終的匯報演出集中展現孩子們的學習成果與成長蛻變。
(圖為師生見面合影 姜艷群攝)
未來一個月,實踐團將遵循需求精準化、課程體系化、賦能長效化的實踐路徑,努力將師范教育優勢轉化為服務鄉村教育的動能,為留守兒童播撒希望的種子,書寫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生動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