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里頭,總有那么些人,看上去不怎么起眼,還老被別人擠兌,覺得他們不合群,不會來事,結果幾年下來,人家靠本事一步步爬上去了。說起我們團那個許參謀,就是這么個例子。他來團里比我早四年,從山東德州過來的,分配到連隊當指導員。那時候部隊管理不像現在這么嚴,干部們周末沒事愛聚聚喝兩杯,他呢,從不摻和,就愛自己鉆研軍事書本。大家私下里議論,說他太獨,群眾基礎差,對領導也不夠熱情,斷定他路走不遠。可他業務硬,考上陸軍參謀學院研究生,學合同戰術專業,畢業回來直接進團作訓股當副營職參謀。
作訓股是團里核心部門,負責訓練計劃、演習方案啥的。他在股里干活認真,基本功扎實,前一年還代表師參加軍區比武拿金牌,立二等功。但因為不愛社交,機關里一些人還是看他不順眼,說他恃才傲物,不尊重領導。部隊里講究人情,他不參加業余活動,別人覺得他孤僻,升遷肯定受影響。結果他調走后,一路進步,九年過去,直接成了師參謀長。
許參謀在股里負責制定年度訓練考核計劃、機動方案,電腦上同時開好幾個文件,敲鍵盤敲得飛快。股里安排他帶新人,教參謀業務基礎,從作戰計算到標圖作業,一項項過。他不發火,修改報告時只點出問題,強調用數字說話,文風簡潔。兩個月下來,新人報告從流水賬變成合格品。他自己也忙,外出集訓多,回來分享新方法,像用軟件輔助繪圖。大家表面恭喜他比武獲獎,背地里還是說他人緣差,不會走遠。
七月駐訓時,他突然接到命令,跨過師直接去軍級機關當正營職參謀。調走前囑咐新人別松懈,繼續練業務,爭取參加軍級比武。這步跨得大,別人猜是上級看中他比武成績和研究生背景。部隊條例里,研究生資歷算加分,軍銜從上尉逐步升。他到軍部后,三年下放到步兵團當參謀長,又兩年回軍級當副主任指揮部,晉升正團職,后來調作訓處長,一年去大軍區作戰部。
我們團這邊,接他工作的人后來也進步,從股長到營長,再到副團職進師機關,一年后回團當參謀長。保持聯系,知道他那邊順風順水。轉業時征求意見,他鼓勵堅持,但第三次申請后沒了音訊。年底全師會議視頻里,看到他扛大校銜坐主席臺,已是師參謀長。
類似事在部隊歷史上不少見。陳明仁早年性格倔,對上不恭,1934年被蔣介石調去廬山訓練團學習,本是排擠。后來任第二師參謀長,軍事委員會參議。1935年進陸軍大學深造,抗日期間升到集團軍總司令。解放戰爭中起義,1950年后任兵團副司令員、湖南省主席。
畢占云起義后入黨,從團長到師長,再到軍參謀長、代軍長。冀東軍區副司令,河南省軍區司令,武漢軍區副司令。1977年去世時73歲,一生升遷靠戰場功勞。
還有王蘊瑞,志愿軍第五位參謀長,1952年任。早年脫離隊伍一段,影響授銜,只得少將。但從軍區參謀長到副總參謀長,資歷功勞夠上將級別。
參謀工作枯燥,坐辦公室寫計劃、算數據,不像帶兵那么顯擺。但核心是謀略,仗打贏了,領導自然看重。許參謀不愛聚會,別人議論他群眾基礎差,說他路走不長,可他專注學習,拿比武金牌,研究生背景幫了大忙。
他轉業后還發消息推薦電影,激發斗志。說明人沒變,依舊溫和。九年從邊緣參謀到師參謀長,靠堅持業務。部隊這樣的事情很多,就是在提醒大家,別光顧著搞好關系,本領恐慌意識也得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