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國內ETF市場規模突破4萬億元,股票ETF規模超3萬億元,投資者對指數工具的運用需求日益迫切。近期,天弘基金聯合深交所基金部聯合推出創業板定投策略,助力投資者長錢長投。
為了讓更多投資者認可當前創業板投資價值、理解策略定投,7月18日至19日,天弘基金聯合深交所基金部在深圳舉辦“走進成分股·匯川技術”與“ETF大講堂·天弘基金深圳專場”活動,探索投資者獲得感提升,助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長錢長投,讓ETF成為長錢配置工具
天弘基金總經理助理高貴鑫在活動致辭中指出,今年以來A股市場展現出強勁韌性,在復雜環境下震蕩上行,上證指數近期更是創出年內新高,投資者信心持續增強。伴隨權益市場逐步回暖,ETF已日益成為投資者參與市場投資越來越重要的工具。在此背景下,如何幫助廣大投資者用好指數基金尤其是ETF工具,切實優化投資體驗、提升獲得感,已成為市場各方共同努力的方向。
高貴鑫介紹,為提升投資者的投資體驗,天弘基金與深交所基金部一起,圍繞用戶定投的四大痛點,推出了以創業板動態PB分位數為估值錨定的創業板定投策略。據了解,該創業板定投策略以創業板動態PB分位數為估值錨定,通過“低點多投、高點少投、高估不投”進行有效“低吸”;在賣出策略方面,設定了估值分位變化和收益兩個目標,以期更有效地止盈。
高貴鑫指出截至2024年末,天弘指數基金管理規模已超過1300億元,排名行業第9,產品數量超過90只;指數基金持有人戶數超過1200萬戶,持續多年位列行業第1,累計服務用戶數超過3300萬。在ETF業務方面,天弘ETF規模超過700億,最新產品數量超過30只,滿足了投資者從寬基到行業,從策略到商品,乃至債券等多方面的投資需求。
“除了提供豐富的投資產品外,天弘基金還聯合螞蟻財富開發了‘目標投’‘指數紅綠燈’等實用工具,以及面向B端投資者的,基于相對收益目標和絕對收益目標的解決方案等。”高貴鑫表示,未來,天弘基金將持續圍繞投資者需求和痛點,依托自身投研優勢和獨特的互聯網基因,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更優質的策略、更便捷的服務工具,讓“長錢長投”成為更多人的財富增長引擎。
破解傳統定投痛點,創業板智能定投受關注
作為中國ETF市場的核心監管與運營機構,深交所過去20多年來,在推動ETF產品創新、規模擴張、投資者參與度提升等方面一直不遺余力,為ETF市場的繁榮與多元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并取得了顯著成果。
本次活動中,深交所基金部管理部業務專家李明重點介紹了深交所ETF市場的發展情況及部分重點指數。他表示,當前,ETF市場的快速發展不僅體現在規模增長上,更體現在產品多樣性與策略實用性的提升中。近年來交易所始終聚焦“長錢長投”理念,以ETF為重要抓手,通過“案例+投教+服務”聯動模式,推動“大話策略之定投”等品牌活動落地,旨在引導投資者樹立科學投資觀念。
針對投資者在傳統定投中面臨的核心痛點,深交所基金部與天弘基金此前聯合開發了創業板智能定投策略。天弘基金指數與數量投資部基金經理沙川介紹,該創業板定投策略,以PB為核心參照指標,通過觀察當前PB在過去6年中的相對位置,決定每期定投金額的多少。創業板指的PB分位數越低,定投金額越多,反之就越少。當PB分位數超過歷史分位數的50%時,則終止定投。
止盈方面,通過設定估值分位和收益目標兩大條件實現有效止盈:一是當指數估值分位數突破90%以上,并首次回落至90%以下時,則考慮止盈;二是計算本次定投以來的年化內部收益率,如果年化內部收益率大于12%(此處為舉例),則賣出所有份額。這種“雙條件觸發”既避免了牛市早期止盈的踏空風險,又能在趨勢反轉時幫助投資者及時獲利了結,避免市場反轉帶來的損失。
沙川表示,天弘估值定投策略的本質,是將“低買高賣”的樸素邏輯轉化為可量化的紀律體系。它用PB分位這把“刻度尺”,來優化買入和賣出時機,讓投資者在混沌的市場中找到“模糊的正確”,擺脫傳統定投機械買入的弊端。經回測驗證,該策略相較傳統定投能顯著提升年化收益率,尤其適合波動較大、估值周期性明顯的指數標的。
“從技術層面講,定投策略應用在高波動資產中會有更好的表現。創業板指具有高波動特性,天然適合定投策略,且創業板指聚焦新質生產力,具有較高成長性,能與定投的長期投資性形成共振。2016年6月以來的測算結果顯示,即使市場經歷大幅波動,長期定投創業板指的資產曲線整體仍能保持上升趨勢。”沙川介紹。
據了解,為了方便認可上述創業板定投策略的投資者開啟定投,天弘基金將在每月最后一個交易日在天弘基金官方公眾號發布當期策略定投金額測算。定投策略主要開發者沙川將在支付寶平臺開啟實盤定投。感興趣的投資者可借道創業板ETF天弘(159977,場外A類001592/C類001593)開啟定投。
優化編制規則后,創業板投資價值更加凸顯
ETF大講堂活動中,國信證券也從不同維度為投資者帶來深度市場觀察。國信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王開發表了《2025年權益中期投資策略》主題演講,他指出,2025年上半年A股呈現“以小為美”的特征,杠鈴策略表現突出,銀行、新消費、光模塊等板塊多點開花。全球視角下,日本、美國股市憑借經濟韌性與估值優勢領跑,黃金則受益于美聯儲降息預期與貿易不確定性,長期利多因素顯著。對于A股后續走勢,他認為,整體將維持震蕩偏強格局,風格上紅利板塊內部掘金與科技成長的順風趨勢有望延續,中報業績分化背景下,上游有色金屬、下游必選消費等板塊的韌性值得關注。
具體到本次活動聚焦的創業板市場投資機會,王開表示,深交所于2025年7月優化創業板綜指編制規則,新增風險警示股月度剔除機制及ESG負面剔除機制,顯著提升指數樣本質量與投資價值。指數結構呈現“小市值為主、龍頭引領”的杠鈴特征,龍頭公司發揮定盤作用。行業權重上,創業板綜指聚焦電力設備、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等成長領域,充分體現了創業板以科技+服創類成長為核心驅動的結構性優勢。當前創業板整體估值處于歷史相對合理水平,未來正收益概率較高,布局價值逐漸凸顯。
國信證券海外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師王學恒則從港股市場切入,分析其“進可攻退可守”的投資價值。他指出,港股上半年收益率領先全球,核心驅動力來自恒生科技、互聯網、醫藥等板塊的業績改善,疊加企業回購力度加大、IPO增量顯著及美元走弱等因素,后續有望持續創造超額收益。具體板塊中,互聯網龍頭、大宗商品、運營商及醫藥新消費等具備較強的抗波動能力與成長潛力,是配置的優選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深交所“ETF大講堂”天弘基金深圳專場活動舉辦前的7月18日,深交所還聯合天弘基金組織投資者“走進上市公司”——匯川技術。作為工業自動化領域的龍頭和創業板指的重要權重股,匯川技術在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布局與發展,讓投資者直觀感受到實體產業的創新活力。這種“從資本到實體”的聯動,不僅為投資者提供了難得的實地調研機會,有助于投資者理解ETF底層資產的價值。
從創業板定投策略的落地到全球市場趨勢的研判,從工具創新到實體探訪,本次“ETF大講堂”系列活動通過多維度內容構建,讓“長錢長投”理念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實踐。天弘基金表示,未來將持續與各方攜手推廣更多投資策略與服務工具,讓時間成為投資者財富增長的朋友,共同書寫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風險提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定投非儲蓄,并不保證盈利。基于特定歷史時期對指數歷史業績的模擬,不代表任何產品未來收益表現。文中關于指數產品規模數量的數據來源wind,截至2024年12月31日。ETF產品規模數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來源wind。產品數量相同產品的A/C份額合并算成1只。
— 證券市場周刊 廣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