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未來幾天熱勁兒要攀上頂峰。太陽火辣辣曬著,地里像扣了個大蒸籠,莊稼正拔節瘋長呢。
水稻抽穗、玉米灌漿,正是需要水和勁的時候,可老天爺也出難題。頭一候腐草冒螢火,潮濕地兒蚊蟲多,田間干活得穿長袖防叮咬。二候土潤溽暑到,空氣黏糊糊的,人悶得慌,莊稼根也得透氣。
玉米地得趕緊松土,別讓濕泥捂了根,不然苗兒容易蔫巴。三候大雨時行,雷暴說下就下,平原地區要防澇,挖好排水溝。山區注意邊坡塌方,別讓雨水沖了地,菜園子搭個簡易支架。
湖區種藕的老鄉,留意水位別漫過荷葉,及時清淤保暢通。
老話說“大暑雨如金”,可雨多了也愁人,得看天看地巧應對。高溫天澆水有講究,中午別澆地,土熱遇冷水,莊稼根會“感冒”。
早上傍晚涼快些,順著壟溝慢慢灌,讓莊稼喝足水又不受傷。棉花正結鈴,葉子曬得打卷兒,趕緊澆水保墑,別等旱蔫了才著急。
大豆開花期需水多,溝里能摸蝦最好,旱了及時灌,澇了快排掉。家里養牲口的,圈舍要通風,勤換墊草,別讓悶熱捂出病來。
老把式有土法子,看云識天氣,烏云壓頂快收曬場上的糧食。現在科學更精準,多聽天氣預報,提前備好防旱防澇的家伙什。有人覺得天太熱,想等等再干活,可莊稼不等人,耽誤一天少一籮。
我個人認為,順天時而動最緊要,該澆水時別偷懶,該排水時別猶豫。未來幾天出門干活,戴草帽、多喝水,別中暑了,身子骨是本錢。家里老人孩子也留意,別長時間在太陽底下曬,防暑降溫記心上。
咱種地靠天吃飯,但也能改天換地,提前準備就能少受災。還有件事得提醒,大棚種植的老鄉,檢查棚架是否牢固,防大風掀頂。
不同地塊不一樣,山區保水、平原排澇、湖區護苗,各有各的招。
老祖宗留下的農諺沒錯,但咱也得結合新法子,讓莊稼長得更好。這會兒趕緊看看地里的情況,該動手的別拖,時間可不等人。結尾行動清單:①明早查灌溉設備 ②午后加固菜園支架 ③睡前聽明日天氣順天時而動,接地氣而活,咱莊稼人就是這樣和老天爺打交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