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我區一片片金色早稻迎來豐收季,各種糧大戶紛紛搶抓農時,組織農機開鐮收割,確保顆粒歸倉。
盛夏七月,位于金石鎮黃厝巷村的水稻種植基地迎來豐收季,稻田里稻穗密實、稻浪翻涌、稻香飄散。在農機手嫻熟的操作下,切割、脫粒、秸稈還田等作業工序一氣呵成,短短數分鐘內,一畝稻田便收割完成,田間地頭洋溢著早稻顆粒歸倉的喜悅。
潮安旺農種子有限公司負責人 潘立武:我們這里種了大概500畝,今年主要種的品種是絲苗香米,濕稻粒畝產大概是1200斤,今年的產量還是可以的,部分稻田濕稻粒畝產可達1300斤,今年種植早期干旱,但早稻反而豐收,有一個是因為今年是雙春,雙春一般早造就會豐收,另外一個是光照充足,并且能夠抽水灌溉的稻田,它的產量就高。
近年來,我區堅決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積極落實各項惠農補貼政策,有效提高農戶種糧積極性。據了解,我區今年繼續延續水稻種植獎補政策,對連片3畝(含)以上種植水稻實行單造400元/畝、雙造合計1000元/畝的獎補,也延續500元/畝的土地流轉獎補,多措并舉確保完成糧食生產任務。
區農業農村局種植股負責人 楊嘉玲:今年我區召開春耕生產現場會暨糧食生產田間工作管理會議,會上區領導對今年我區的糧食生產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還邀請了專家對田間管理進行技術指導,同時區主要領導還召開了種糧大戶座談會,切實有效地解決了春耕生產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今年早造水稻我區的種植面積將近8.2萬畝,產量預計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隨著早稻陸續歸倉,晚稻栽插工作也將啟動。區農業農村局表示,將緊盯水稻種植全過程,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全方位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為水稻全年豐收打牢基礎。
原創文章,版權歸潮安融媒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記 者: 謝依娉 蔡偉雄 陳瑋琪(實習)
本期編輯:蔡曉琳
執行編輯:王 曉丹
編 審:劉俊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