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水聲喧語笑,巖間樹色隱房櫳
今天,我們迎來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
大暑
正值一年中最熱的時段
翻滾的熱浪里
荷花怒放、蜻蜓飛舞
日光如濃漿流淌
豐盈的綠意
將盛夏的光影鋪得滿滿當當
大暑節氣 盛夏方至
大暑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大暑是反應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可見,大暑時節天氣是何等炎熱。大暑時節的到來,預示著一年之中最為炎熱的時刻到來,此時正值“中伏”前后,我國大部分地區為一年最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同時,很多地區的旱、澇、風災等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濕多雨,雖不免有濕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于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因此民間也有“大暑連天陰,遍地出黃金”的說法。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螢火蟲有水生和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于枯草上,大暑時節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
《禮記·月令》中言“土潤溽暑”,即土壤浸潤,空氣濕熱。降雨多就會使土壤濕潤,空氣濕度大,再加上天氣溫度高,正是農作物瘋長的時刻。
三候|大雨時行
雷雨天氣頻繁出現,一些地方將會進入今年的多雨模式。同時,大雨又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要向立秋過渡了。
大暑節氣,這4件事不要做
01.不要劇烈運動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很多人會趁著三伏天加強運動。醫生提醒:在高溫環境下長時間進行戶外活動,容易導致疾病發生。
夏季運動注意什么?
避開高溫時段,盡量在早上10點之前、傍晚5點以后進行運動;
戶外運動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鹽分,不要過猛喝水,以免導致心腦血管或腸胃不適;
運動量不宜過大,要量力而行,可以選擇快步走、瑜伽、太極拳、交誼舞等。
02.不要過分貪涼
吃雪糕、喝冷飲,把空調溫度調很低,會導致咽喉不舒服、四肢酸軟嘔吐、腹瀉等。對于這些貪涼的人群來說,比起消暑,更需要注意防寒。
空調溫度:26℃是夏季比較適宜的溫度。使用空調不開窗換氣,空氣質量會變差,反而致病。建議每天開窗通風兩次以上,每次15~30分鐘。
洗澡溫度:控制在和體溫相似溫度比較適宜,對心臟、血管、皮膚刺激較小。
喝水溫度:煮沸后自然冷卻至20℃~25℃的白開水是比較好的飲用水。盡量不吃冷飲,如果一定要吃冷飲,最好選在飯后1小時。
03.不要狂飲綠豆湯
天氣太熱,有的人習慣每天把綠豆湯當水喝,認為這樣可以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消暑。但是,綠豆性寒,長期大量飲用綠豆湯容易傷脾胃,建議一周喝1~2次,每次喝1碗即可,搭配其他食物一起喝。
禁忌人群:
1、脾胃功能相對較弱的人盡量少喝綠豆湯。
2、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需要每天按時服藥(尤其是中藥)的老年人,盡量少喝綠豆湯。
04.不要洗涼水澡
夏季炎熱易出汗,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此時洗冷水澡或用冷水洗腳,會使寒氣借機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不僅不利于養生,還可能對血管造成刺激,增加發生心血管病的風險。
醫生建議,不要在大汗后立即洗冷水澡,即使是熱水洗浴,也要注意浴后避風、避寒。
大暑時節,小心這3種疾病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驕陽灼灼,酷熱難耐,容易引發這3種疾病↓↓
中暑
長時間的高溫以及熱輻射,會使人機體的熱量積蓄過多,從而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神經系統出現損傷,引發中暑。
醫生提醒,中暑并非高溫下劇烈運動才會產生。老人、嬰兒、孕產婦等體質稍弱人群尤其要注意。
腸道疾病
夏季氣溫高,食物容易壞,再加上天氣濕熱,此時如果吃了一些不太新鮮的食物,就容易引發一些濕熱性的腸道炎癥。
醫生提醒,由于兒童本身脾胃較弱,夏天更容易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情況。
熱中風
為何夏天是中風的高發期?夏季氣溫高,人體出汗較多,容易脫水,導致血液黏滯、流通不暢。在原有血管病變的基礎上,容易誘發缺血性卒中。老年人以及有腦中風史的人群要特別注意。此外,氣血不足、體質較弱的人群,也有熱中風的風險。
大暑·習俗
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時候,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個習俗,就是村里人會在村口的涼亭里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每個涼亭里都有專人全天煮茶,保證供應。
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于太陽下晾曬。充分融合后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燒伏香
伏香,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臺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谷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于中醫的灸,在伏天里用藥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療多種頑固的疾病。
斗蟋蟀
大暑是鄉村田野蟋蟀最多的季節,中國有些地區的人們茶余飯后有以斗蟋蟀為樂的風俗。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區,特別是臺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其意義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時,伴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藝表演。
喝暑羊
華北地區有在大暑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經過緊張的夏收勞動,人們非常疲倦,應該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個香噴噴的新麥饃饃,喝一碗味道鮮美的羊肉湯。
吃仙草
大小暑時節,天氣酷熱,福建、廣東和臺等地方有在大暑前后有吃仙草消暑解毒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
大暑·詩詞
銷暑
【唐】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絳紗渾卷上,經史待風吹。
登殊亭作
【唐】元結
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多閑,有酒共我傾。
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
時復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患并。
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唐】徐夤
月墜西樓夜影空,透簾穿幕達房櫳。
流光堪在珠璣列,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黃卷字,輕輕化出綠蕪叢。
欲知應候何時節,六月初迎大暑風。
大暑
【宋】曾幾
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
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元】張昱
南州大暑何可當,雪冰不解三伏涼。
夜深明月在天上,白露滿湖荷葉香。
今日大暑
你那邊氣溫如何呢?
你有什么防暑小妙招嗎?
快來留言分享吧
圖文綜合自央視一套、健康時報、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央視網、極物、視覺中國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