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苦枳殼,種出甜日子!近年來,大竹縣錨定特色產業賽道,深耕枳殼種植,延伸中藥材產業鏈條,讓曾經的“苦藥材”變成村民的“致富果”,走出一條鄉村振興的特色路。
走進石子鎮雨壇村,連片的枳殼樹郁郁蔥蔥,青翠的果實綴滿枝頭。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裝運,一派豐收景象。
綠佳源農業專業合作社 吳小兵 :我們基地種植枳殼300余畝,畝產2000余斤,今年產值可達100余萬元。
枳殼味苦卻是個“寶”。在四川財拓農林科技公司的加工車間里,機器轟鳴,藥香四溢。新鮮枳殼經過篩選、切割、烘干,搖身一變成“黃金藥材”。
四川財拓農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仁亮:今年枳殼鮮貨訂單量1200噸左右,干貨300噸,產值在400萬左右,我們主要采購的區域在重慶梁平,四川南充、鄰水、開江一帶,主要生產出的產品銷往安徽亳州、河北安國。
天城鎮巧出 “組合拳”,讓大戶帶農戶擴大枳殼種植規模,并套種玉米,實現糧經共生、一地多收。同時拉長產業鏈條,串起種植、加工、研發全環節,既鼓了村民腰包,更激活鄉村發展內生動力。
天城鎮黨委副書記 鎮長 張竹秀 :天城鎮以“專業合作社十企業十農戶”模式,全鎮建立4個枳殼基地,面積約1200余畝,利用本地規上企業進行深度加工,帶動周邊群眾就業300余人,人均增收1500元,我們將繼續延伸枳殼深加工產業鏈,增加枳殼產品附加值,加強與科研院所研發合作,利用雙河白酒基礎優勢開發枳殼酒、養生茶等系列產品,讓枳殼產業真正成為助農增收和助推鄉村振興的金果果,撐起農民的錢袋子。
如今,大竹縣已有9個鄉鎮種植枳殼3500畝,年產值1500萬元,這顆“金果果”正帶領村民奔向更甜的好日子!
來源:大竹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