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安徽頻道
七月中旬,冒著炎熱酷暑,合肥工業大學“藥都添新彩,白芍映鄉情”三下鄉實踐團隊走進亳州,深入調研當地白芍種植產業。團隊通過與村干部交流、走訪種植大戶、開展農戶調研等方式,全面了解白芍種植現狀,為鄉村產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合工大“藥都添新彩,白芍映鄉情”三下鄉實踐團隊走進亳州。張巖攝
實踐團隊首站走進譙城區十八里鎮孫口村,詳細了解白芍種植的歷史淵源、當前種植規模、政策扶持等基本情況,讓團隊成員對當地白芍產業有了宏觀認識。白芍種植是孫口村的特色產業之一,對推動村民增收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但在種植技術推廣、市場銷售等方面仍面臨挑戰。
隨后,團隊來到當地白芍種植大戶的基地參觀學習。種植大戶熱情地向成員們展示了旋耕機、播種機、收割機等農機設備,并耐心講解每臺農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從翻耕土地到播種,從田間管理到收獲,機械化設備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種植效率,還降低了人力成本。團隊成員通過實地觀摩和交流,深入了解了現代化農業技術在白芍種植中的應用和優勢,以及種植大戶在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經驗和方法。
為更精準地掌握農戶在白芍種植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團隊成員走進田間地頭,對正在勞作的農民進行實地問卷調查。問卷圍繞種植面積、投入成本、產量收益、遇到的困難及期望的支持等方面展開。農戶們積極配合,結合自身種植經歷,如實反饋了種植過程中遇到的諸如市場價格波動大、技術指導不足等問題。團隊成員認真記錄每一份問卷信息,確保數據真實有效。
實踐期間,團隊成員走出校園,走進當地藥品初加工場所、亳州中藥材國際商品交易中心等地,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從加工環節到交易市場,從經營者到監管體系,從白芍的發展到亳州中藥企業的崛起,實踐團隊成員對亳州藥業經濟發展、中醫藥文化建設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更讓大家深刻體會到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
未來,合肥工業大學“藥都添新彩,白芍映鄉情”三下鄉實踐團隊將持續關注亳州白芍產業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青春智慧與力量。(魏熙 朱顯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