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個省份出現高溫天氣,局部地區最高氣溫突破四十攝氏度。高溫天氣下,中暑病例時有發生。因此,了解中暑的預防與急救知識,對于保障我們的健康至關重要。
本文將從預防與急救兩個方面,為大家提供全面而實用的指導
01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高溫高濕環境中以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和水、電解質丟失過多造成熱平衡紊亂而發生的一種熱致急癥。熱射病是重癥中暑的最嚴重型,常表現為在活動中突然暈倒,抽搐或昏迷,伴有惡心、嘔吐、呼吸急促等,機體核心溫度迅速升高,一般>40℃,伴皮膚灼熱、無汗、急性凝血功能障礙、急性肝腎功能障礙等多器官功能損害。
02
中暑好發人群有哪些?
- 多見于三高環境(高溫、高濕、高強度)訓練或從事重體力勞動者,如環衛工人、消防戰士、運動員等,尤其是訓練中補水不足時。
- 老人、兒童、孕婦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肥胖、睡眠不足、應激因素、同時患感冒、發燒、腹瀉時。
- 缺乏熱適應:長期在空調房里,偶然置于熱環境中的人,較有熱適應的人群更易發生中暑。
03
如何預防中暑?
合理安排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中,運動強度要與體能相匹配,循序漸進。
保持充足水分:夏季人體出汗量大,丟失大量水分和鹽分。應及時補充。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應定時定量飲水,以含電解質的飲料為佳,有助于補充流失的鹽分。
穿著透氣衣物:選擇輕薄、透氣、淺色的衣物,有助于減少熱量的吸收,利于散熱。
適當降溫:室內使用空調或風扇,保持適宜的溫度。如無空調設備,可通過灑水、放置冰塊等方式降低室內溫度。
04
中暑后如何進行救治?
急救:迅速響應,把握黃金救援時間,急救車到達之前,降溫至關重要。
- 白金10分鐘:10分鐘內識別、降溫、防止心跳驟停
- 降溫30分鐘:30分鐘內使核心體溫降到39℃以下
- 黃金2小時:2小時內使核心體溫降至38.5℃以下
具體方法如下
- 環境降溫——兩脫一風
- ① 迅速脫離三高環境,移到陰涼通風處,空調房最好。
- ② 脫去衣物裝具 。
- ③ 扇風加速蒸發對流。
- 體表降溫
- ①涼水噴灑或浸濕的毛巾擦拭全身。
- ②50%酒精擦浴。
- ③頭部冰帽或冰袋;雙頸部、腹股溝和腋下放冰袋(冰袋不能直接接觸皮膚,要用毛巾等包裹)。
- ④冷水浸浴:有條件的采取半臥位,浸于15--20°水中,水面與乳頭一線平齊,10--15分鐘抬出,測核心體溫,如低于38.5℃左右應立即停止浸浴,嚴密觀察脈搏、呼吸和血壓,若體溫再次回升至39℃以上,再度進行。
- ⑤不建議藥物降溫。
- 補充水分
- 如果中暑者意識清醒,可讓其少量多次飲用含電解質的飲料或清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以免引發嘔吐或水中毒。
- 迅速轉運
- 如出現高熱(體溫超過40℃)、抽搐、昏迷等嚴重癥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送往醫院救治。
中暑是高溫殺手,掌握正確的預防與急救知識,可有效避免中暑的發生,最大程度減輕中暑的危害。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享受一個清涼、健康的夏天!
文字|急診科 馬艷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