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筆拖欠長達7年的86萬元賠償款,終于跨越鐵窗,遞到了受害人手中。近日,再結碩果,成功促成服刑人員王某親屬與受害人賈某某達成分期賠償協議并支付首期款8萬元。該案獲安徽省電視臺公共頻道《夜線60分》欄目專題報道。
(點擊觀看視頻)
七年守望
一場遲遲未到的履約踐諾
時光回溯至2015年末。泗縣的賈先生(即受害人賈某某)將一臺挖掘機租賃給王某(化名“王飛”)。然而,2017年初,王某竟將該挖掘機私自出售給他人,并更換號碼“人間蒸發”。經鑒定,挖掘機價值高達86萬元。法院判決王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當時判定賠償我86萬塊錢,結果一分錢沒給我?!泵鎸﹄娨暸_話筒,賈先生的這句話道出了七年來的失落與無奈。判決雖已生效,但因王某長期服刑且無財產可供執行,這筆巨額賠償始終懸而未決,成為賈先生心中一道未愈的傷痕。一紙法院判決書,亦未能填補現實經濟損失。
破局之路
“連心橋”疏通七年法結與心結
這起積案,引起了白湖檢察院駐監檢察官的注意。在審查王某減刑申報案卷時,駐監檢察官敏銳發現其仍有巨額民事賠償未履行,而這直接影響了他的改造進程與減刑申報。秉持著“監督中挽救、辦案中修復”的理念,檢察官對王某進行了深入約談,剖析其行為給受害人家庭帶來的沉重創傷。懇切的話語如春雨浸潤,終于撬動了王某久已封閉的心結。他便主動聯系親屬,表達了賠償意愿。
然而,親屬最初的抵觸情緒強烈?!皽贤ㄒ院?,把8萬塊錢直接打到了我們泗縣人民法院賬戶……”電視畫面中記錄了這一關鍵轉折。檢察官沒有放棄,反復向王某親屬闡釋主動退賠的重要意義:這不僅是對受害人的必要撫慰,更是王某認罪悔罪、積極改造的現實體現,關乎其能否早日回歸社會。經過不懈的釋法說理,王某親屬的態度終于從抗拒轉向理解,從回避走向擔當,鄭重承諾:“我們愿意代為履行?!辈A盡全力籌措了寶貴的首期8萬元賠償款。
新的難題接踵而至:時過境遷,受害人賈某某已失聯多年。為了將這份遲到賠償落到實處,檢察官和監獄民警一道化身“尋人者”,翻閱判決、走訪社區,歷經周折,終于重新牽起了這條中斷已久的溝通網絡。
法理兼顧
聯動機制保障長效履行
2025年5月,白湖檢察院依托“連心橋·回歸路”專項行動,聯合青山監獄、原審法院創新建立履行聯動工作機制。在檢察官的精心溝通協調下,這場遲到了七年的面對面協商在監獄會見室舉行。在駐監檢察官與監獄民警的共同見證下,雙方當場簽訂賠償協議。王某親屬交付了首期賠償款8萬元。對于剩余款項,明確切實可行的償還計劃:余款78萬元將分13期償還。
雙重救濟
冰雪消融初見新生曙光
這筆遲到七年的賠償,意義非凡。對于受害人賈先生而言,它不僅是經濟損失的挽回,更是司法公正的最終落地?!巴ㄟ^這么協調給這個問題解決了,我感到非常高興?!辟Z先生面對鏡頭,終于展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正如他在新聞采訪中所說:“這錢不僅僅是一筆單純的賠償,更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司法的公平公正?!?/p>
對于服刑人員王某而言,這更是其改造路上的關鍵轉折。首期賠償履行到位后,受害人及時出具了諒解書。王某得知消息后,激動地感謝家人,并向檢察官和民警表達了真摯的謝意與改造決心,渴望早日回歸社會,與家人團聚。
尾聲
檢察履職助力早日回歸正途
這場跨越七年的守望,在白湖檢察院“連心橋·回歸路”專項行動的有力推動下,終于迎來冰層融化的聲音。白湖檢察院辦案檢察官一致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深化與監獄等部門的協作,深入推進“連心橋·回歸路”專項行動,鼓勵更多服刑人員以真誠悔罪的實際行動彌補過失,修復社會信任紐帶,努力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貢獻檢察力量。
第9038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來源丨安徽廣播電視臺公共頻道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