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比亞迪干了一件讓整個汽車圈炸鍋的事:宣布為所有搭載“天神之眼”系統的中國車主,在智能泊車時因系統故障或算法失誤導致的事故全額兜底!修車錢、第三方賠償(哪怕是蹭了勞斯萊斯)、人身傷害費用,比亞迪全認! 但別急著歡呼,要是你違章在禁停區強行泊車,對不起,這鍋還得自己背。
憑什么敢這么狂?技術硬到能“扛雷”
比亞迪的底氣來自三個“全球最大”:
440萬輛L2+級車實時回傳數據,日均訓練里程7200萬公里,連云南懸崖掛壁路、深圳暴雨積水坑都模擬過;
5000名智駕工程師團隊全棧自研算法,7月剛完成史上最大規模OTA升級,新增窄車位自動收后視鏡(應對2.05米極限寬度)、車頭直入泊車等“老司機技能”;
成本碾壓對手:天神之眼C版硬件成本壓到4000元,只有行業均價的60%,這才敢把百萬豪車同款智駕塞進7萬塊的海鷗里。
用戶笑了,保險公司哭了
上海一位女車主在地庫2.3米寬車位上啟動自動泊車,右側離保時捷僅5厘米,結果系統判定剮蹭責任,全程沒掏一分錢,理賠款從比亞迪售后基金直接劃走,次日9點到賬。
人保財險數據直接暴雷:比亞迪車主投保率暴跌37%,保費盤子蒸發了3.8億! 精算師連夜開會,琢磨著推出“按次付費”的車位險挽回損失。
狠的是,深圳2000多位殘障志愿者實測發現,七成單手輪椅用戶靠自動泊車甩掉了隨行依賴,落鎖后輪椅直接從側門平移上車,連開門空間都給你算準了。
友商慌了,行業規則被撕碎
當消費者沖進4S店第一句就問“撞了庫里南你們賠嗎?”,參數戰突然變得蒼白無力。 小鵬、特斯拉、鴻蒙智行還在收年費239-499元的“智駕險”,頂格賠5萬,出事還得用戶先墊錢再追責。
某日系合資品牌更慘:智駕選裝率暴跌,每輛車研發成本反超比亞迪1.8萬元,銷售咬牙降價4萬仍無人問津。
“生死狀”背后真有金剛不壞身?
河北廊坊車主倒車蹭掉拇指大墻漆,系統記賬160元補漆費,維修工單上卻寫著工程師的較真:“下次必須提前0.3秒剎住”。
爭議也在發酵:老款車主因硬件無法升級,二手車殘值暴跌30%,投訴電話打爆客服;責任判定權完全握在比亞迪手中,事故是否真因“系統抽風”? 用戶改裝了輪轂算不算“人為因素”? 這些灰色地帶還沒答案。
南京交警的接警記錄暴露了更現實的痛點:全國每天2.9萬次自動泊車,六成擠在商場地庫,晚高峰刮擦事故占80%。 過去走保險快賠要3.7天,現在比亞迪把流程壓到4小時,深圳坂田一位60歲退休教師體驗后直言:“這技術晚來十年,我早放棄開車了”。
所以問題來了:當車企把“我賠”焊進車標,你會為這份“生死狀”買單,還是繼續攥緊方向盤?評論區等你吵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