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行山下的村莊剛剛醒來,一輛小貨車就從遠處駛來。
為了能讓腿腳已不利索的老人們更方便,小貨車特意停在了很里邊。
27歲的李福貴打開貨箱、整理好貨品,然后深吸一口氣,一聲清亮的吆喝穿透村子:
“打豆腐嘞~”
這聲吆喝,不僅喊來了村里獨守的老人,更在社交平臺上聚攏了800萬粉絲。
01
“妞,吃飯沒?”
“妞,這幾天去哪啦?”
每次小貨車來,村里的老人都會過來買點東西。
豆腐、粉條、點心、茄子、油鹽醬醋、鞋、滅害靈……買什么不重要,屋里其實也不缺。
他們只是想跟李福貴說說話。
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只剩下老人。
時間在這里幾乎是靜止的,許多老人能在自家門檻上枯坐一整天,只有李福貴的吆喝聲能讓他們站起來。
李福貴的小貨車,成了老人們慰藉親情的地方。
李福貴不會表現出特意的關心,雖然她確實在意老人們的近況,但那樣太過刻意,不是村莊的社交方式。
她會在閑聊中不經意地問起某位老人身體可好,聊到他們的子女,甚至冷不丁地夸某位老人今天的頭發挽得好看。
而這些話題,老人們可能已經很久沒從別人口中聽到了。
于是在李福貴的貨攤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原本應該錙銖必較的小本買賣,變成你推我讓的拉扯。
李福貴的東西本就賣得便宜,三根茄子只要1塊錢,一盒點心才賣3塊錢,一雙鞋子10塊錢……
甚至最外面那一層白菜葉子,李福貴也要掰完了才肯給老人上秤。
老人又哪里肯干?
有老人生怕李福貴賣虧了,非要多給錢。
現金交易成了李福貴最頭疼的事,因為很多時候要找補的一兩塊錢,硬是被老人反向抹了零。
李福貴不只在這一個村子賣貨,而在她賣貨的每個村子,幾乎都會上演這一幕。
在很多老人心中,李福貴早已不是一個小販,而是自家屋里的“妞”。
每次李福貴要離開,也成了一場拉鋸戰。
“妞,飯都弄好了,吃了再走!”
“不中不中,上次就在恁家吃嘞!”
“恁嫌棄?”
“哎呀可不是嫌棄,恁這樣次次都喊我吃飯,我可不好意思再來這了!”
李福貴怎么可能嫌棄,對她來說,這些老人又何嘗不是自己心靈的慰藉?
02
李福貴是河南新鄉衛輝市唐莊鎮南司馬村人。
她愛養花,大大小小的花盆占滿了她家大半個院子。
但這大半個院子的花,難掩李福貴心頭的愁苦。
李福貴本名李亞云,她的父母均是智力殘障人士。奶奶去世后,家里的重擔就落在了她和爺爺肩頭。
在同齡人還在嬉戲打鬧的時候,年幼的李福貴就已經往返于田間地頭,幫家里干農活做家務。即便成績不怎么樣,她也是村里人口中的“好孩子”。
初中畢業,李福貴就沒有再讀書,選擇了進城務工。
在城里,她認識了一個男人。
彼時18歲的李福貴就這樣結婚了,只是婚姻也沒能成為她的避風港。一年多以后,這段短暫的婚姻宣告結束。
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一個近乎天崩的開局。
但李福貴沒有崩,她端過盤子搬過磚、干過銷售學過剪輯……只要能掙錢,她什么都肯干。
2020年左右,李福貴回到家鄉。起初她只是在早市擺攤賣些煎餅、果蔬,后來她開始開著小貨車走村串巷地賣貨。
很快她就發現,在這些只剩下老人的村莊,已經很久沒有親情的澆灌。老人們臉上深深的皺紋,是一道道干涸的溪流。
因為淋過雨,所以也想給別人打把傘。
李福貴本能地就想為老人們做些什么。
但她一個賣貨小販又能為老人們做些什么?
她只能陪老人們坐一坐、聊一聊,并在這一次記下他們缺些什么,好在下一次帶來。
而老人們需要的,無非也就是這種陪伴。在李福貴的一次次陪伴里,他們空落落的內心逐漸被填滿。
再后來,李福貴用視頻把自己賣貨的過程記錄下來,發到了網上。
沒想到堅持幾年下來,李福貴火了。
03
是的,李福貴現在是一名網紅。
目前李福貴的抖音賬號粉絲大約是800萬,尤其是最近30天,漲粉超過了300萬。
在她發布的視頻下的評論區,見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這哪里是生意,這是人情味。”
更有網友在她的視頻里看到了自己的親人。
“福貴,這是我舅舅。下次你去了給他稱20元餅干,我給你錢,謝謝!”
“福貴,這是俺姥姥。她年紀大了不會用手機,下次再去能幫忙用你的手機給我打個電話嗎?我想跟俺姥聊會。”
李福貴的抖音賬號,儼然已成為一個線上尋親現場。無數網友在這里看到了自己的親人,了解他們的近況,勾起隱藏已久的思念。
當然,人紅是非多。李福貴火了,怪象也跟著來了。
開始有人在她賣貨的時候懟著拍,有人把她爺爺抽煙的樣子做成“催婚表情包”。
有人開始道德綁架:“河南老鄉等著你爭光,不接推廣就是給家鄉丟臉。”
還有人拖著行李箱找上門來,非要“拜師學藝”。
這讓李福貴一度崩潰:
“以前可以一天剪好一個視頻,現在我要花三天。為什么說我這么長時間不更新,我被各種事情占去了精力。”
跟著怪象來的,還有爭議。
關于李福貴“擺拍作秀,打造人設”的說法逐漸充斥各大社交平臺,甚至稱她通過消費老人當網紅的年收入早已破百萬元。
對此,她只是回應:“我不想消費苦難,只想記錄改變。”
要說,李福貴的回應還是太溫柔了。
且不說李福貴是否真的年入百萬,像她那樣幾年如一日走村串巷地賣貨,給老人帶去陪伴和慰藉,為什么就不能年入百萬?
怎么?好人就活該窮一輩子?
在面對央視鏡頭時,李福貴有句話說得好:
“人家對自己好,也得對人家好。我想成為能照耀別人的人。”
“能照耀別人的人”,這句話不是所有人都能懂的。
因為在那些內心陰暗的人看來,世界就是個陰溝。自己淋了雨,別人也休想有傘撐。
還好,這個世界并不全是他們眼中的樣子。
還好,這個世界還有很多李福貴。
(本文圖片均源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看到這里,就點個關注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