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7月11日,蒙古國官方高調宣布開啟“建國2234周年”閱兵慶典。對的,你沒看錯,確實是兩千兩百三十四年!
按這算法,蒙古國誕生得也就比孔子他老人家晚幾百年,簡直離譜到讓全世界考古學家集體沉默。
當天,烏蘭巴托市中心廣場鑼鼓喧天、軍靴震地,閱兵搞得的確像那么回事。而蒙古國總統烏赫那·呼日勒蘇赫在致辭中還強調:“國旗承載千年國家記憶”。
要求軍人“守護游牧傳統,掌握科技強軍”,將匈奴至蒙古帝國再至現代國家的歷史譜系串聯,填補蘇聯解體后的意識形態真空。
但是這個千年國家記憶,不知道呼日勒蘇赫說出來心虛不,相信不少小伙伴聽著都覺得很搞笑的。
按照他們這個算法,2025減去2234?好家伙,時間機器直接倒回公元前209年,這是以匈奴冒頓單于統一草原為起點,將匈奴視為國家前身。
當時冒頓單于弒父奪位、統一草原各部的年份,并建立軍事集權制度,也就是十進制軍制,擊敗東胡、月氏,形成匈奴帝國。
不僅如此,這次閱兵他們還慶祝了蒙古帝國建立819周年,這是因為1206年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建立大蒙古國。
但這些在歷史學界眼里,簡直比穿越劇還不講理。要知道歷史研究早已經證實,匈奴作為為古代游牧政權,并沒有留下文字記錄,他們的民族主體在西漢打擊下分裂,南匈奴漢化融入中原,北匈奴西遷后又融入中亞族群,民族認同已中斷。
而現代蒙古族主體則是喀爾喀蒙古人,其祖先室韋部落是東胡后裔,在唐朝末期,也就是840年回鶻汗國滅亡后,才西遷至蒙古高原。也就是說,他們和匈奴并沒有直接承續關系。
稍微懂點歷史常識的都明白,今天的蒙古國真正作為獨立政治實體出現,得是1924年人民革命后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誕生日。
對此,就連蒙古國自家人都看不下去了,蒙古首都大學的阿木爾賽罕教授在社交媒體直言:“這種強行續命2300年的粗暴拼貼,只會讓我們的歷史教育淪為國際笑話。
”而莫斯科大學伊萬諾夫教授也表示:“將古代游牧帝國混同于現代民族國家,學術倫理上說不通。這相當于硬把凱撒和馬克龍說成一回事。”而看看這些專業人士的看法,就知道這事究竟有多離譜了!
本來蒙古國想靠傳奇老祖宗的威名,給當代攢幾分存在感,但卻是讓國際社會看夠笑話。那蒙古國為何要在這硬湊歷史呢?
其實蒙古國也是有點難言之隱的。首先當然為了強化民族認同與歷史連續性。在蘇聯解體后,蒙古國為了重塑意識形態,又開始想著恢復對成吉思汗崇拜等方式來增強國民凝聚力。
比如懸掛畫像修哈拉和林古都、2025年恢復回鶻式蒙古文。但是之前強行全面否定,一味倒向蘇聯。
蘇聯這座大山倒了,又強行將匈奴、蒙古帝國、現代蒙古國串聯起來,先不說國際社會覺得離譜,就是蒙古國國內民眾也一時接受不了,更別說想填補歷史斷裂感了。
除此之外,就是蒙古國這幾年的經濟情況實在不容樂觀。蒙古國銅礦出口去年價格就硬生生跌了15%,全國外債總額都快超過GDP70%了!
再看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5年發布的數據,蒙古國預計今年GDP增長只有2.3%,還不及蒙古包上的風鈴響聲大。更別提烏蘭巴托那大批離鄉背井、跑去韓國打工的青壯年。
經濟搞不起來、民心又不齊,于是蒙古國的一些人就開始想餿主意了,硬是弄個“2234年”的超級長壽身份,想著將傳統的摔跤、賽馬、射箭與K-pop式文化輸出結合,吸引旅游業,然后借鑒韓國模式推動產業升級。
但是沒想到并沒有人買賬,這場精心導演的鬧劇,既沒有安慰到國內民眾,也沒有騙得過國際社會。
所以蒙古國有那閑工夫,還不如為民眾們干點實事,比如學學鄰居內蒙古,如今內蒙古的羊絨產業借著電商升級賣向全球,蒙醫蒙藥研發中心在呼和浩特落成,好處是實實在在落在百姓身上的。
一個真正被民眾尊重的國家,根本不需要在閱兵慶典上靠喊破兩千多歲撐場面!
參考資料: 蒙古國投資網:蒙古國隆重慶祝建國2234周年暨那達慕大節盛大開幕 賓夕法尼亞大學蒙古學教授:匈奴與蒙古:斷裂的譜系與建構的連續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