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18日,第12屆世界化學工程大會暨第21屆亞太化工聯盟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7月15日,由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和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共同承辦的7分會場成功舉辦。本分會場由清華大學駱廣生教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陳光文研究員和麻省理工學院Klavs Jensen教授擔任主席,清華大學徐建鴻教授擔任秘書長。100余位來自國內外的學者和行業專家參加會議,研討交流流動化學和微反應工程的最新進展。
本分會場以“流動化學和微反應工程”為主題,由中國化工學會微化工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化學工程與低碳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清華大學駱廣生教授致歡迎詞,駱廣生代表分會場組委會向出席本會場的各位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感謝。他指出,化學工業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對化學品生產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化學品制造提供了更多的創新機遇。微化工技術作為化工學科方向的前沿以及化工產業發展的制高點,為高端化學品的精準制造提供了新的方案,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密切關注。希望借由本分會場,為與會專家學者提供充分交流的平臺,共同推動微化工技術的高質量發展。
駱廣生教授致歡迎詞
本分會場邀請到了四川大學褚良銀教授、清華大學呂陽成教授、格羅寧根大學Jun Yue教授和格拉茨大學C. Oliver Kappe教授等4位學者作主旨報告,邀請到了九州大學Shusaku Asano教授、岡山大學Takaichi Watanabe教授、米蘭理工大學Gianvito Vilé教授、四川大學汪偉教授、浙江大學陳東研究員、浙江大學莫一鳴教授、深圳大學孔湉湉教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堯超群研究員、武漢工程大學喻發全教授和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管凡夫博士等來自學術和產業界的10位專家學者作邀請報告,另外還包含25個口頭報告。大家分享了關于功能材料可控制備、精細化學品微型化生產、含能化學品安全高效制造、非均相催化反應過程強化、AI賦能化學品制造、微尺度傳遞與反應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旨報告,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為褚良銀教授、呂陽成教授、Jun Yue教授和C. Oliver Kappe教授
分會場提問現場
最后,由中國化工學會微化工技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陳光文研究員致閉幕詞,陳光文代表分會場組委會向出席本會場的所有報告人、主持人和參會人表示衷心感謝,同時也感謝所有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對本論壇的大力支持。他指出,通過本次分會場的報告可以發現推動微化工技術發展的三個關鍵包括過程精準控制、快速工業轉化和人工智能驅動的制造,以幫助我們朝著更智能、更快、更環保的方式生產化學品
陳光文研究員致閉幕詞
本分會場聚焦流動化學和微化工技術的最近進展,39個報告充分展現了化學品新型生產范式為全球化學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有勁的力量。本分會場為中外專家學者搭建了思想碰撞的橋梁,將進一步推動微化工技術的快速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