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區這片兼具溫度與挑戰的土地上,總有一束束微光以專業與熱情守護著鄰里和諧。新江灣城街道政青路居委會主任、"法律明白人"湯天辰,正是這樣一束溫暖而堅定的光。2016年投身社區工作以來,她將法治思維融入社區治理各環節,用真誠服務贏得居民信賴,成為大家交口稱贊的"主心骨"與"貼心人"。
法理相融,普法協商“平風波”
社區治理常面臨眾口難調的難題。三湘七星府邸小區電瓶車充電場所建設項目曾因安全與便利之爭引發鄰里矛盾。面對這一棘手問題,湯天辰充分發揮專業優勢,采取"普法+協商"雙軌模式:一方面通過社區公告欄、微信群、專題講座等渠道,系統解讀《消防法》《物業管理條例》中關于充電安全的法條,明晰違規充電的法律責任;另一方面組織召開專項協調會,邀請業委會、物業、居民代表及法律顧問共同參與,圍繞選址方案的法律依據和安全標準展開論證。最終形成的建設方案既符合法規要求,又兼顧居民實際需求,實現了安全隱患消除與法治意識提升的雙贏。
民主立約,群策群力“凝共識”
湯天辰始終認為,居民公約應是踐行的"行動綱領"而非紙面文章。在主導修訂《政青路居民公約》過程中,她創新建立"線上征集+線下評議"機制:線上依托"社區云"平臺廣泛征集居民對樓道堆物、寵物管理等議題的建議。
線下組織多輪民主評議會,對公約條款逐條審議表決。新版公約不僅增設"學法用法"專項條款,更細化寵物飼養人的法定責任義務。這一過程既是社區規范的優化升級,更是基層民主與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
規范更迭,法治護航“煥新顏”
保利維拉小區曾因物業失管陷入垃圾堆積、設施癱瘓的困境。2023年原物業申請退出時,湯天辰嚴格指導業委會啟動法治化更迭程序:依法履行催告告知、第三方評估、業主大會表決等法定環節;通過"社區云"平臺進行全流程公示,確保12家候選物業的比選公開透明。
針對服務標準調整等關鍵事項,組織專業審計并召開聽證會,最終經業主大會表決形成決議。移交階段制作的136項交接清單,為平穩過渡提供制度保障。如今小區物業費收繳率已達100%,法治化治理成效顯著。
好Young“兩人”心得
作為"法律明白人",我有三點體會:一要以法為綱,將法律作為化解矛盾的基準線,培育居民"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思維習慣;二要民主協商,通過共議共決激發治理活力,強化社區認同感;三要剛柔并濟,在堅持法律底線的同時注重人文關懷,實現法理情有機統一,讓法治既有力度更有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