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上的工人、流水線上的操作工、奔波在外的快遞員……每一份職業背后,都藏著不為人知的辛勞與風險。當意外突然降臨,誰來為受傷的勞動者撐起一片天?答案,就藏在“工傷保險”這四個字里。
它不是可有可無的福利,而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基本保障;它不是冷冰冰的政策條文,而是能在事故后報銷醫療費、發放補助金的“及時雨”?,F實中,有人因不懂政策,錯過了申請時效;有人不知道傷殘等級不同,待遇差異很大;還有人以為“私了”能省事,結果吃了啞巴虧。
01工傷保險待遇有哪些?
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職工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職工或其近親屬能夠得到必要的物質補償,以保證職工或其近親屬的基本生活,以及為受工傷的職工提供必要的醫療救治和康復服務,目的是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同時分散用人單位工傷風險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職工發生工傷后,按規定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待遇可分為三大塊:醫療待遇、傷殘待遇、工亡待遇。
醫療待遇包括醫療費、康復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和異地交通食宿費等;
傷殘待遇包括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工亡待遇包括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注意:享受以上待遇前提條件:
1.單位按規定參加工傷保險,并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
2.經工傷行政部門認定為工傷;
3.必要時經勞動能力鑒定部門鑒定傷殘等級。
02工傷職工能享受哪些醫療待遇?
第一項是醫療費。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門診和住院醫療待遇。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協議醫療機構就醫,如果發生工傷時情況緊急可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待傷情穩定后及時轉入協議醫療機構救治。
第二項是康復費用。并不是所有康復費用都可報銷,經勞動能力鑒定部門鑒定取得康復確認資格,到工傷保險康復協議醫療機構進行康復,同時符合“三個目錄”標準的,才可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項是伙食補助費。工傷職工住院期間享受伙食補助費,目前我市伙食補助費執行的標準是30.33元/天。
第四項是經醫療機構出具轉診轉院證明,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所需的交通、食宿費用也可報銷(按照當地機關事業單位一般工作人員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標準執行)。
03工傷職工門診和住院費用如何結算?
門診和住院費用結算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有工傷認定結論的,除存在第三人責任外,可以在醫院直接聯網結算。工傷職工持社會保障卡或其他有效身份證明以及工傷認定書等憑證到我市工傷協議醫療機構就診(協議醫療機構可登錄濟南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官網——工傷勞鑒專區查看),協議醫療機構會對職工參保繳費、工傷認定和傷情進行核實,確認后在工傷保險結算系統進行登記,工傷職工門診、住院結算時只需結算個人負擔部分的費用即可。
另外一種是工傷職工治療時未獲得工傷認定結論的,可采取現金或醫保方式結算門診或住院醫療費,等拿到認定書后,再到所屬轄區工傷保險經辦機構窗口進行報銷。
04傷殘待遇如何計算?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參保職工發生工傷經認定并鑒定有傷殘等級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等級分為十個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
一至十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分別為:27、25、23、21、18、16、13、11、9、7個月本人工資。比如工傷職工本人工資5000元,鑒定為八級傷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1×5000=55000元。職工在同一用人單位就業時多次發生工傷,應當按照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的傷殘等級,分別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傷殘津貼——
職工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一至四級傷殘津貼標準分別為:本人工資的90%、85%、80%、75%。需要注意的是,達到退休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領取養老待遇的,養老金高于傷殘津貼的,停發傷殘津貼;養老金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生活護理費——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并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例如,今年被鑒定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因為2024年的統籌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還沒有發布,暫時按照2023年的統籌地區月平均工資計算,護理費3680元;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的,護理費2944元;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的,護理費為2208元。待2024年統籌地區職工月平均工資發布后,再按照新的標準核算(一般的規則是多退少補)。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五至十級的傷殘職工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可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計算以解除勞動合同時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標準分別為:五級傷殘22個月,六級傷殘18個月,七級傷殘13個月,八級傷殘10個月,九級傷殘7個月,十級傷殘4個月。職工被確診為職業病的,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在上述標準基礎上加發50%。
假如職工在同一單位連續工作期間多次發生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時,按照就高原則,享受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比如說工傷職工在同一單位就業第一次工傷鑒定為八級,第二次工傷鑒定為十級,解除勞動合同時則按八級領取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05發生工亡后,近親屬可以領取什么待遇?
如果職工不幸因工死亡了,其近親屬按照規定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恤金三項待遇。
喪葬補助金的標準是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標準是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比如,2024年喪葬補助金標準是6×7359=44154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是20×54188=1083760元。
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準是配偶可領取職工本人工資的40%,其他親屬可領取職工本人工資的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06發生工傷后,如何申請工傷保險待遇?
單位或職工申請辦理工傷保險待遇的渠道有線上和線下兩種。
線上申請:單位或職工可登錄濟南市社會保險事業中心官網——工傷勞鑒專區——單位或個人自助服務區按需要申請工傷待遇;
線下申請:工傷保險待遇業務全市受理,單位或職工也可到參保轄區經辦機構申請工傷待遇。
07如何查詢工傷待遇辦理進度?
查詢渠道有兩種:工傷職工可以通過“‘濟南社?!⑿殴娞枴k社?!麡I務辦理進度查詢”來查詢,也可以通過“愛山東”APP,搜索“工傷辦理進度”進行查詢。
以“愛山東”APP為例:
濟南市社保中心上線了“工傷保險業務辦理進度實時查詢”功能,查詢范圍涵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待遇申領”三個環節,查詢從工傷認定開始到工傷待遇撥付成功,鏈條式實時顯示辦理進度,實現工傷業務全流程辦理信息高度對稱。不僅能查詢辦理進度,還有導辦的功能,在前兩個環節中告知工傷職工下一步需要進行哪項工傷業務。
比如,認定最后會提示:“被認定為工傷的職工,按規定申請相關工傷待遇;工傷職工經治療傷情相對穩定,造成殘疾影響勞動能力的,應當進行勞動能力鑒定”。鑒定環節最后會提示:“被鑒定為1-10級傷殘、存在生活自理障礙且對結論無異議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1-4級傷殘津貼及生活護理費自動發放至工傷職工社保卡金融區內”。
08想了解工傷保險待遇和辦理流程有哪些渠道?
目前,濟南市社保中心官網開設了工傷勞鑒專區,內設通知公告、熱點回應、工傷一件事“泉”程陪辦專欄、網辦操作視頻和自助服務區等模塊,可以了解相關政策和進行網辦操作,清晰直觀。
①泉城“陪”辦專欄
②網辦操作視頻演示
③個人及單位自助服務區
工傷保險一件事“泉”程陪辦服務專欄是今年上線的,解決了參保單位和職工隨時知曉工傷保險業務怎么辦、在哪兒辦、誰能辦的問題。一方面梳理工傷業務經辦圖譜“方便看”,將經辦流程、辦理方式、進度查詢、節點導引等因素有機融合,便于參保單位和職工了解政策規定和辦理流程;另一方面實現事項整合“集約辦”,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待遇等工傷保險業務一鏈集成辦理。同時,嵌入事項辦理進度“明白查”,方便查詢到工傷業務辦理進度和提供工傷業務辦理的引導性告知服務,增強工傷職工辦事體驗。
除了網頁版,還可以通過移動端“濟南社?!蔽⑿殴娞枴稗k社?!諏凇焙汀皭凵綎|”APP“辦事—社會保障—泉程陪辦”直達工傷保險一件事“泉”程陪辦服務專欄辦理。
做好工傷預防,杜絕意外“敲門”
做好工傷預防,從源頭上防止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對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至關重要。我市人社部門提醒,職工在工作活動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單位也要改善勞動條件、防病防傷、做好安全教育,防止或減少工傷和職業病的發生,保護好職工的身體健康。
職工可享受哪些工傷預防的權利?
有權要求用人單位依法參加工傷保險,繳納工傷保險費。
有權了解作業場所及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和有害因素、事故防范和應急措施。
有權獲得保障自身安全、健康的勞動條件和勞動防護用品。
有權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予以拒絕。
有權在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下(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造成直接的重大威脅)停止作業和緊急撤離。
有權對用人單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
作業環境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職工有權獲得職業健康檢查。
職工應履行哪些工傷預防的義務?
有義務接受事故預防和職業病防治的教育和培訓,掌握工傷預防知識,提高工傷預防技能,增強事故應急處理能力。
有義務遵守用人單位勞動紀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聽從指揮,服從管理。
有義務在發現事故隱患和不安全因素時,及時報告。
有義務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這些不安全行為要杜絕
操作錯誤、忽視安全、忽視警告。如未經許可開動、關停、移動機器,無視警告標志和警告信號,違章駕車,酒后作業等。
造成安全防護裝置失效。如違規拆除安全防護裝置等。
使用不安全設備。如臨時使用不牢固的設施、無安全防護裝置的設備等。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如用手清除切屑、手持工件進行機加工等。
物體存放不當。如車間內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堆放混亂等。
冒險進入危險場所。如未經許可進入有限空間內作業等。
攀、坐不安全位置。如攀、坐平臺護欄、汽車擋板、吊車吊鉤等。
在起吊物下作業、停留。
在機器運轉時進行加油、修理、檢查、調整、焊接、清掃等作業。
注意力分散。
未按規定使用勞動防護用品、用具。
不安全裝束。如在有旋轉零部件的設備旁作業時穿著肥大、松垮的服裝,操作帶有旋轉零部件的設備時戴手套,長發露出安全帽等。
對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處理錯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