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 年 11 月 23 日,埃及開羅的別墅里,三國元首正圍著地圖討論。羅斯福用鋼筆敲了敲中南半島:“越南,戰后該還給中國。”
蔣介石端著咖啡的手頓了下,隨即搖頭:“我不要。”
這話讓丘吉爾都愣住了。要知道,越南跟中國的淵源,能追溯到秦朝。公元前 214 年,秦始皇派大軍征服百越,設象郡,越南就在管轄范圍內。
漢朝時,漢武帝在越南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此后近兩千年,越南一直是中國的一部分,官制、文字都跟中原一模一樣。
直到清朝,阮福映建了阮朝,還想讓嘉慶皇帝賜 “南越” 國號。嘉慶一眼看穿 ——“南越” 包含兩廣,這是想占地。于是改賜 “越南”,意思是 “百越之南”。
1885 年,清朝打不過法國,簽了《中法新約》,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成了法國殖民地,這才脫離中國。
1940 年,日本又占了越南,跟法國搞 “共同殖民”。越南百姓既要給法國人交稅,又要被日本人抓去當勞工,苦不堪言。
羅斯福看在眼里,1942 年就跟蔣介石提過:“落后國家可以托管,中國能管越南。” 蔣介石當時沒接話。
到了開羅會議,羅斯福更直接:“越南歷史上是中國的,戰后該回歸。” 他以為蔣介石會答應 ——33 萬平方公里土地,誰不想要?
可蔣介石反復說:“越南該獨立。” 他怕接過來后,越南人反抗,成了累贅。那時他正忙著打內戰,不想添新麻煩。
羅斯福不死心,又提議國際托管:中、美、英各出一人管越南。蔣介石還是搖頭:“要幫越南獨立,最好發個宣言支持。”
丘吉爾在旁邊冷笑。他心里清楚,蔣介石是怕得罪法國 —— 法國畢竟是盟國,以后還得打交道。
其實,蔣介石有自己的小算盤。他覺得,拒絕羅斯福,能落個 “支持民族獨立” 的好名聲。再者,他沒把握守住越南。
當時中國軍隊剛從滇緬戰場退下來,兵力吃緊。真要接越南,得派兵駐守,糧草、彈藥都是問題。
會議最后,越南問題被擱置。羅斯福臨走前跟蔣介石說:“你會后悔的。” 蔣介石沒當回事。
1945 年 9 月 2 日,越南果然獨立了。胡志明在河內宣讀宣言,開頭就用漢字寫:“越南民主共和國誕生了。”
可獨立后的越南,很快變了臉。上世紀 70 年代,他們搶占我國南沙群島,還在邊境挑釁。1979 年,我國被迫自衛反擊,才讓他們收斂。
有人說,蔣介石要是接了越南,哪有后來這些事?可歷史沒如果。
蔣介石的拒絕,有私心,也有無奈。他沒看到越南的戰略價值 —— 要是有了越南,我國南海防線會更穩固,貿易航線也能少受牽制。
如今去越南,還能看到漢朝的銅鼓、清朝的石碑。當地老人說:“以前我們也過春節,寫漢字。” 這些痕跡,都在訴說那段血脈相連的過往。
開羅會議的別墅早就成了博物館。地圖上中南半島的紅線還在,只是旁邊多了行注釋:有些機會,錯過了就不再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