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日,在浙江建德境內的新安江畔,隨著最后一榀重達712噸的簡支箱梁精準架設到位,新建金華至建德高速鐵路(以下簡稱“金建高鐵”)實現全線路橋隧貫通,為后續無砟軌道、牽引供電等工程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建高鐵自既有金華站引出,向北經蘭溪市、建德市,在建德站接入杭黃高鐵,全長64.51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總投資119.21億元,沿線設金華、蘭溪東、大洋、建德4座車站,其中蘭溪東站和大洋站為新建車站。該項目由浙江交通集團主導投資建設,杭州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代建管理。
金建高鐵線路走向示意圖 殷超 制圖
作為典型的山區高鐵,金建高鐵穿行于浙中丘陵地帶,橋隧比高達86.98%。建設團隊需克服復雜地形挑戰,在山嶺河道間“穿針引線”。尤其最后階段的箱梁架設堪稱“推著巨石上陡坡”——由運架一體機和箱梁組成的1400噸級設備,需克服長達2.2公里、最大坡度超2%(相當于爬升40米)的連續縱坡,并頻繁穿越隧道,對操控精度要求極高。“項目團隊運用配備增強型動力與智能制動系統的先進運架設備,為每榀箱梁量身定制運輸和架設方案,實現了大坡度路段厘米級的精準操控。”浙江交通集團金建鐵路建設指揮部負責人介紹。
從金建高鐵蘭溪制梁場到最遠的架梁地點有25公里運距,疊加緊張的工期,使箱梁運架面臨多重考驗。杭州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浙江交通集團金建鐵路建設指揮部協同中鐵二十四局集團等參建單位優化完善施組方案,嚴格安全質量管控,強化材料機械人力等資源配置,高效組織現場施工。“我們采用‘人休機不停’三班倒作業模式,配備專職安全團隊全程監護,充分利用設備空歇時間進行保養維護,并適時采取停車降溫措施,把設備故障率和不確定因素減小到最低,有力保障了施工安全和進度。”中鐵二十四局項目部經理盧成華說。
中鐵二十四局 供圖
自開工建設以來,金建高鐵聚焦科技創新和綠色施工,在大洋溪特大橋建設中首次應用“先張法懸臂智慧造橋機”,施工效率大幅提升;在新安江特大橋施工中積極研究“生態敏感庫區深水圍堰施工關鍵技術”,采用PLC樁+鎖扣鋼管樁復合圍堰工藝替代傳統水下爆破方案,減少施工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全線超2000名建設者堅守崗位戰高溫、保進度,預計年內完成新建站房施工。”杭州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金華指揮部指揮長方劍峰說。
金建高鐵是黃山至金華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滿足以中長途客流為主兼顧城際旅游客流出行需要。項目建成運營后,將聯通杭黃高鐵、滬昆高鐵等線路,串聯起“黃山旅游經濟圈”“浙中城市群”等多個經濟圈,成為一條集名山、名水、名勝為一體的黃金旅游線路,對于完善區域鐵路網結構布局,提高鐵路運輸組織靈活性,促進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原標題:《金建高鐵全線路橋隧貫通,建成后將成為又一條黃金旅游線路》
欄目編輯:楊碩 題圖來源:浙江交通集團金建鐵路建設指揮部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金志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