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方的兩個老鄰居都不怎么太平,韓國那邊李在明還在用鐵腕進行政治清算,日本這邊又出事了,首相石破茂面臨下臺的困局。
雖然這是日本自家的內斗,但對中美兩國來說都是值得警惕的,美國揮舞的關稅大棒還需要石破茂配合,而對中國來說之,這次自民黨的失敗,也許會讓日本政治右傾化加速。
如今日本的一場選舉,同時吸引了中美兩國大國的關注,就看石破茂還能撐多久,而日本會不會因此走向更極端的右翼化道路?
選舉慘敗石破茂成“背鍋俠”
2025年7月20日,日本國會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自民黨遭遇70年來最大慘敗,日本參議院共有248席,每三年改選一半,執政聯盟原本需要拿下至少50席才能維持多數,結果只拿到47席,加上非改選席位,總議席跌至122席,低于半數124席。
這是自1955年自民黨成立以來,首次在眾參兩院同時失去多數席位,更諷刺的是,石破茂去年10月上臺時,自民黨剛在眾議院選舉中丟掉多數,如今參議院再敗,意味著未來任何法案都可能被在野黨否決,政府徹底淪為“跛腳鴨”。
石破茂雖然第一時間表態“繼續執政”,但黨內已炸鍋,前首相麻生太郎直接放話“不會允許石破茂繼續執政”,與此同時安倍派也在暗中串聯,準備逼宮。
而石破茂的困境不僅來自黨內,更來自美國,7月7日,特朗普突然宣布8月1日起對日本加征25%關稅,比原計劃還高1%,這一刀砍在日本經濟大動脈上,汽車、半導體、鋼鋁出口全受影響,石破茂緊急公關,強調“日本不會屈服”,但選民不買賬,直接把憤怒票投給了在野黨。
極右崛起
日本這次選舉最大黑馬是極右翼政黨“參政黨”,該黨主張“日本人優先”,反對移民、反全球化,被日媒稱為“日本版特朗普黨”。
值得注意的是參政黨在2022年才拿到第一個參議院席位,這次竟狂攬15席,成為關鍵少數,而該黨的崛起讓日本政壇保守化加速,甚至可能影響未來的外交政策,比如對華強硬、對美妥協。
更讓自民黨頭疼的是,參政黨搶走的正是傳統保守派選民,原本支持自民黨的年輕人、右翼團體紛紛倒戈,導致自民黨在東京、大阪等關鍵選區崩盤,面臨左翼和黨外右翼同時夾擊的局面。
日本政局變天,誰最受傷?
對美國來說,石破茂的垮臺意味著貿易談判可能泡湯,特朗普原本指望8月1日前敲定協議,但現在日本政局動蕩,談判代表可能換人,甚至談判方向都會調整,若石破茂下臺,日本對美談判地位將大幅削弱,最終協議可能更不利于日方。
對中國而言,極右翼的崛起值得警惕,參政黨主張強化美日同盟,甚至有人叫囂“聯美制華”,若該黨未來進入執政聯盟,日本對華政策可能更加強硬,不過,也有分析認為,日本政局混亂反而會削弱其外交影響力,讓中國在亞太博弈中占據更主動的位置。
對日本自己而言,這場選舉意味著政治動蕩才剛剛開始,石破茂若不下臺,政府將寸步難行,若下臺,自民黨可能重回“一年一相”的混亂時代,更危險的是極右翼的崛起可能讓日本社會進一步分裂,甚至影響東亞地區的穩定。
回頭來看自民黨統治日本70年,如今眾參兩院雙雙失守,極右翼趁亂崛起,首相寶座搖搖欲墜,美國想靠關稅逼日本就范,卻意外加速了日本政壇的崩潰,中國需警惕極右翼勢力,但也要抓住日本政局動蕩帶來的戰略機遇。
參考資料
日本執政聯盟喪失參議院過半數議席 央視新聞2025-7-2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