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推進村莊建設用地整治,瞄準三類宅基地動真格。閑置廢棄宅基地咋整?支持有償退出但得守住“自愿”紅線。
山東試點村按房補錢,土坯房每平80、磚混120,這標準挺實在。就怕有的地方搞變相強拆,或者補償款一拖幾年,寒了鄉親們的心。超標占用宅基地爭議大,安徽某縣階梯收費,超50平每平200。
可祖輩傳的老院子突然要補幾萬,好多老農民直犯難。政策該把歷史遺留和惡意搶占分清楚,別讓普通百姓吃虧。
違規建設宅基地早該管,去年江蘇拆了三十多處城里人建的別墅。但退休干部想翻新鄉下祖宅,到底讓不讓?
政策得說得更明白。丹棱縣把閑置宅基地改成共享菜園,市民認耕村民分紅,這法子真好。黃岡引進企業合作搞民宿,羅田縣的“柿里牧歌”成了打卡地,盤活才是正理。
聽說有村干部克扣補償款、私租宅基地,這種歪風必須狠狠剎。城里親戚早年買的農房現在犯愁,當年為啥能辦證?該查查背后緣由。
我們縣對超60平內的祖宅收費很寬松,老人說還能接受,這才叫講道理。
清退不是目的,把產業引進來、讓農村熱鬧起來,土地才更值錢。
二伯家老房收回補了八萬,他總念叨怕孫子以后回村沒根,這擔憂得記心上。政策好不好,關鍵看各地咋落實,別光盯著農民的地,多想想咋讓村子活起來。
鄉親們得盯著補償是否透明、收費是否合理,有問題及時向上反映。未來各地會咋執行?
哪些細節還得改?
這得持續關注別放松。
說到底,宅基地是農民的根,處理好了能聚寶,處理歪了傷人心。
守住自愿底線、區分不同情況、嚴懲違規操作,才是政策的真本意。大家多留意本地具體辦法,有好經驗多分享,有難處別憋著不說。
盤活土地資源是好事,只要實實在在為農民著想,鄉親們自然支持。
接下來就看各地落實力度,希望好政策別變味,真正讓農村有奔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