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言的過程中,大家有任何想說的、想問的,可以隨時分享。”會議開始前,徐匯區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忙不迭地給在場人員打起了“預防針”,“我們就是想聽到大家最真實的聲音”。
類似的“叮囑”,記者聽到過不止一次。最近一段時間,徐匯區信訪辦聯合區里各職能部門,圍繞“十五五規劃”開展多場專題圓桌會,從環保到歷史建筑保護、慢行系統打造,生活在這座城市里的“人”,正在全方位參與城市治理。
聚焦歷史建筑,一起謀篇布局
徐匯擁有豐富的歷史建筑資源。近年來,職能部門在綜合性保護修繕方面采用多種技術手段“修舊如舊”,提升街區面貌,同時,也堅持“里外兼修”,努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不過,歷史建筑保護并非一朝一夕,是個“持久戰”。如何更好地保護歷史建筑?在7月17日下午的圓桌會上,不少市民將目光集聚到和建筑共生的“人”身上。“歷史建筑的價值,除了建筑本身,還有居住在里面的人。”一位設計行業從業人員的發言,引起了在場人員的共鳴。
“通過在保護建筑中巧妙隱藏現代功能設施,凸顯保護建筑的特征,讓居住其中的居民享受現代設施帶來的便捷與優越。”建筑行業的封君仁坦誠地提出,不少“老洋房”外部看著光鮮亮麗,但受限于建筑特點,內部改造約束很多,要考慮到這部分居民的需求,將一些現代功能設施巧妙地結合進去。
增強居民的幸福感,也可以讓居民成為保護的主體。衡復投資公司項目管理部的應伊瓊發現,個別歷史建筑的房屋被轉讓后,新搬進來的居民在對房屋進行裝修時,會對房屋的結構進行改變,造成對歷史建筑的損害和對其他居民的傷害,引發了鄰里矛盾。她認為,要引導居民發現歷史建筑的價值,加強居民對歷史建筑的重視,提高居民自主保護歷史建筑的意識。
如何吸引更多外部的人參與?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學院附屬實驗中學宋昱璇提議,可以結合青少年的心性特點,通過童聲講解、手繪指示牌,同時借助人工智能及AR,讓小朋友通過自己喜歡的 “玩游戲”方式來打卡等手段來增強黏性和互動效果。VR(虛擬現實)也是大家普遍提到的新技術手段,不少與會人員都提出,可以為徐匯區的優秀歷史建筑打造一個線上虛擬空間,通過高精度的三維建模和掃描技術,將每一棟建筑的外觀、內部結構、歷史細節等完整地復刻到這個元宇宙中,用戶戴上VR設備或通過手機AR功能,可身臨其境地游覽這些建筑。還有人建議推出中國版“樂高”,把老洋房做成積木,在一塊又一塊的拼接中了解它們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
觸達市民身邊,尋找最優解
老建筑的魅力,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衡山路和龍華2處市級歷史文化風貌區的Citywalk線路更是十分火爆,但問題也隨之涌現。
“我就住在武康大樓旁邊,每天人流量非常大,但淮海路上不能騎非機動車,導致淮海中路10號線出口停放了大量的共享單車,影響了周邊居民的步行。”苦于步行常常受阻,居民徐滌在7月18日的圓桌會上,給出自己的建議,希望在一些網紅景點附近,加強巡邏管理力度,擴大非機動車的管理范圍,讓“慢行”更加舒適。
堵點,也是圓桌會上市民的普遍感受。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級中學的幾名學生曾對徐匯區的騎行路線做過調研,發現有時候騎著騎著,騎行道就斷了頭,“大家要么下車推行,要么干脆跟機動車搶道,很危險。”
騎行愛好者沈贇也關注這一現象,不過,他認為很多路段的硬件條件很難再優化,就需要在軟件上進行改造。“之前經過一個路口,發現那個路口有非機動車和機動車2個指示燈,每一次起步計時的時候,非機動車指示燈會先10秒左右放行。由于啟動速度不一樣,這樣有利于在較小的路口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進行錯峰通行,盡量降低交通事故的發生概率。”
彩色斑馬線、智能引導……一個又一個“金點子”,在熱烈討論中迸發出來,為職能部門提供了不少治理新思路。現場,職能部門都表示,會認真梳理、深入研究、積極采納市民的真知灼見,將合理可行的建議切實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具體措施。
面對面交流,同樣也是回應居民訴求、解答居民疑問的最佳渠道。面對市民對人行道的改造訴求,相關職能部門當場作出回應,“這條人行道已經被納入改造計劃,為了避免反復開工,正結合架空線入地工程同步推進施工改造,會進一步督促加快進程并持續做好文明施工管理。”
正是在這樣的一來一往間,每一個聲音都能被看到,每一份期待都有了溫度。
原標題:《把老洋房做成積木?徐匯接連開啟多場頭腦風暴,有人這樣說》
欄目主編:毛錦偉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栗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