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動作越來越密集:今天和日本搞聯合軍演,明天在菲律賓新增駐軍基地,后天又拉著澳大利亞在南海“巡航”。不少人都看出來了,這更像一張慢慢收緊的“網”——美國想通過拉攏盟友,在軍事上對中國形成牽制。但問題來了:如果這張“網”真要變成“戰場”,比如在臺灣海峽或南海爆發沖突,有多少國家會跟著美國參戰?這背后,其實藏著各國的利益算盤。
先看最“鐵桿”的那幾個,首當其沖是日本和韓國。這兩個國家和美國簽了明確的軍事條約,相當于把安全“綁”在了一起。日本有《美日安保條約》,境內駐扎著5萬多美軍,沖繩的嘉手納基地、本土的橫須賀港,都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核心軍事支點。這些年日本一直在強化軍事能力,自衛隊兵力達到25萬,還在不斷采購美國的先進武器。
更重要的是,日本政府已經多次表態,稱“臺灣的安全直接關系到日本的安全”,甚至有官員暗示“若臺海有事,日本可能提供軍事支持”。從條約義務和實際動作來看,一旦美國動手,日本大概率會提供基地、后勤,甚至可能直接派兵力支援。
韓國的情況也類似。《美韓共同防御條約》讓兩國在軍事上深度綁定,2.8萬駐韓美軍至今掌握著戰時指揮權。尹錫悅政府上臺后,韓國和美國、日本走得更近,不僅擴大了“自由護盾”聯合軍演的規模,還多次在半島以外的地區和美軍協同行動。
雖然韓國面臨朝鮮的軍事壓力,可能不會把全部兵力投入印太沖突,但從盟友義務來看,出動空軍、海軍配合美軍行動的概率不低——畢竟對韓國來說,得罪美國可能意味著安全保障“打折”。
再往南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也是繞不開的角色。澳大利亞作為“五眼聯盟”成員,和美國的軍事合作早就超越了情報共享。達爾文基地的美軍輪換部署、和美國艦隊一起在南海“常態化巡航”,這些動作都在說明:澳大利亞在安全上高度依賴美國。
雖然它和中國的貿易額很大,每年光鐵礦石出口就賺不少,但在軍事上,它更愿意跟著美國“站隊”。有智庫分析,一旦沖突升級,澳大利亞可能派出潛艇和戰機支援美軍,畢竟從地理位置看,它是美國在南半球的重要支點。
菲律賓則是東南亞的“關鍵變量”。馬科斯政府上臺后,給美國開放了9個軍事基地,克拉克空軍基地、蘇比克灣這些冷戰時期的“老據點”又熱鬧起來。《美菲共同防御條約》明確規定,“對菲律賓軍隊、公共船只或飛機的攻擊將被視為對美國的攻擊”——這意味著如果南海爆發沖突,美軍在菲律賓基地的行動若遇襲,菲律賓可能直接卷入。最近菲律賓在南海仁愛礁的動作,背后就有美軍撐腰,這種“綁定”趨勢越來越明顯。
不過,不是所有美國的“伙伴”都會直接參戰。比如泰國,作為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友”,烏塔堡基地常有美軍訓練,但它和中國的經濟聯系太緊密——中國是泰國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高鐵合作、農產品出口都離不開中國。所以即便沖突發生,泰國可能最多提供后勤支持,不太可能派兵,畢竟“經濟賬”和“安全賬”得一起算。
更復雜的是印度、越南這類“搖擺國家”。印度雖然加入了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但它從來沒和美國簽過軍事同盟條約。印度和中國有邊境爭端,確實對中國有警惕,但它也是金磚國家,想在大國之間保持“戰略自主”。有智庫觀察,印度在國際上一直堅持“不選邊站”,就算沖突爆發,初期大概率會觀望,等看清局勢再決定是否出手——畢竟一旦選錯隊,對它的大國地位打擊太大。
越南的心思更細。它和中國在南海有領土爭議,這些年確實在加強和美國的軍事合作,比如買美國的巡邏艇、參加聯合軍演。但越南的經濟發展模式借鑒了中國,每年從中國進口大量工業原料,還靠中國游客帶動旅游業。對越南來說,和中國“硬碰硬”得不償失,所以即便美國施壓,它可能最多在外交上表態,不太會直接派兵參戰。
還有一些國家,比如新加坡,雖然允許美軍使用樟宜海軍基地,但一直堅持“中立政策”,明確表示不會卷入大國沖突;新西蘭軍力有限,更多是提供情報支持,直接參戰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綜合來看,如果只是小規模摩擦,比如美軍在南海搞“航行自由行動”引發對峙,大概率只有日本、澳大利亞提供基地或情報支持,不會真刀真槍動手。如果沖突升級到局部戰爭,比如臺海出現緊急情況,日本可能直接派兵,澳大利亞、菲律賓可能提供軍事支援,韓國或許出動部分兵力配合——算下來,直接或間接參戰的國家可能有5到6個。但要是演變成大規模戰爭,情況會更復雜:印度、越南這類國家大概率繼續觀望,泰國、新加坡最多提供后勤,真正愿意“沖在前”的,還是那幾個和美國有明確軍事同盟的國家。
但有一點必須明確:這些分析都是基于“利益權衡”的推測。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真愿意卷入大國戰爭——日本要考慮憲法對“集體自衛權”的限制,澳大利亞民眾對參戰的支持率一直很低,菲律賓也怕戰爭影響經濟復蘇。中國這些年不斷強化自身實力,海軍艦艇數量已居世界前列,南海島礁建設提升了防御能力,同時通過“一帶一路”加強和東南亞國家的經濟聯系,這些都是在打破所謂的“包圍圈”。
說到底,所謂“印太包圍圈”,本質是美國想靠盟友牽制中國,但各國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安全離不開美國,經濟又需要中國——這種“雙重依賴”決定了即便沖突發生,真正愿意跟著美國參戰的國家,其實沒想象中那么多。畢竟對任何國家來說,和平發展才是最大的利益,誰也不想為別人的“戰略野心”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