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九江新聞廣播】
@各位朋友,今年三伏已至
(2025年7月20日-8月18日)
是一年中最熱,陽氣最旺的時期
也是咱們減重的黃金三十天
抓住這個黃金期
重點做好兩件事:吃對和做對
大暑(7月22日)是夏季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炎熱潮濕的時期。中醫認為此時“陽氣最盛,陰氣初生”,正是調理身體的關鍵期。
吃對!
飲食就是最好的“除濕器”
核心思路:少吃生冷甜膩,多吃利水祛濕、好消化的~
“祛濕冠軍”
薏米+赤小豆:這對組合是排水高手!煮水當茶喝(薏米20g + 赤小豆20g),或者和雜糧一起煮粥。上班族可以直接用保溫杯燜泡。
自制三豆飲:(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g煮水),比冰飲料更解渴。也可根據喜好在其中加入少量薏米,讓“祛濕”更給力~
冬瓜:含水量超高,自帶“排水”屬性。煲湯(冬瓜排骨湯、冬瓜海帶湯)或清炒都行。
清補兼顧
冬瓜薏米老鴨湯:(冬瓜200g+薏米30g+半只老鴨),既祛濕又補虛。
?小妙招:可加入陳皮或山楂等,解膩開胃。上班族們日常也可用保溫杯泡陳皮山楂飲(陳皮3g+山楂5片)。
吃苦嘗鮮
苦瓜、苦菊等:苦瓜炒蛋、涼拌苦菊等苦味食物能清熱解暑。
?小妙招:苦瓜切片冷凍后涼拌,苦味減半。
做對!
小妙招激活“排濕力”
核心思路:讓身體適度動起來、暖起來,微微出汗是關鍵!
1
微汗運動——“黃金20分鐘”
時間選早晚
避開最曬的10-16點,早上或傍晚最好。
方式要溫和
快走、慢跑、八段錦(推薦“兩手托天理三焦”式)、瑜伽。強度以后背微微出汗為準,大汗淋漓反而傷氣。
運動后補水
喝常溫或溫熱的淡竹葉水(淡竹葉5g煮水或泡水+一點點冰糖/蜂蜜)或玉米須茶,解渴又利濕。
2
簡易穴位按摩——夏日必備
涌泉穴(助睡眠)
用礦泉水瓶滾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處)可幫助睡眠。
內關穴(防胸悶)
按壓內關穴(腕橫紋上三橫指)可防胸悶。
3
黃金20分鐘——午睡養神
中醫“子午覺”理念證實,11-13點小憩能養心。上班族可備U型枕,在工位閉目養神20分鐘,注意不要睡過久哦~
忌大汗后沖涼、熬夜追劇、空腹吃冰。
宜曬背(早8-9點)、聽輕音樂、赤腳踩鵝卵石。
科普專家
來源:九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編輯:桃子 責編:羅蘇妮 審核:張君
出品:九江市融媒體中心(九江日報社 九江市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