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華學院長楓支教隊推出《我是摩斯密碼專家》特色課程,通過生動有趣的密碼破譯教學,為鄉村兒童打開一扇探索邏輯思維與歷史文化的新窗口,成為本次支教活動的一大亮點。該課程由瑤瑤老師精心設計,以"秘密交流"為主題,融合知識講解與互動實踐,目的是讓孩子們在游戲中提升觀察力、推理能力與團隊協作意識。
課程開篇從摩爾斯電碼的起源切入,向孩子們介紹這種由美國人艾爾菲德·維爾于1835年發明的信號代碼。通過多媒體演示,孩子們了解到摩斯密碼如何通過時通時斷的信號排列,表達字母、數字和標點符號,以及它在歷史上對通訊發展的重要意義。
聚焦密碼分類與基礎認知,系統講解圖形密碼、數字密碼的特性。在圖形密碼環節,李老師展示由簡單圖形規律排列的案例,引導孩子們尋找邏輯模式并推算后續圖形。課堂上,"小試牛刀"互動環節引發熱烈參與,孩子們爭相搶答圖形規律問題,現場氣氛活躍。
數字密碼教學中,李老師通過"點"與"劃"的組合規律,幫助孩子們建立編碼思維。李老師在課程中向孩子們解釋道:數字1到5由點和劃組成,以點的數量開頭,后續用劃補充,如1是一個點、2是兩個點;數字6到9則以劃線數量開頭,后續用點補充;數字0由五個劃組成。李老師用"拍一拍"桌面的獨特教學技巧讓抽象概念具象化——通過快速拍打桌面代表點,拍下后稍作停留代表劃,孩子們在節奏游戲中輕松掌握編碼規則。
深入字母密碼學習,逐一解析26個英文字母的摩斯編碼。通過抖音音效演示、手勢比劃等多元方式,孩子們記住了A(·-)、B(-···)、C(-·-·)等字母的信號規律。課程特別強調書寫規范:單個字母最多由四個符號組成,多組符號間需保持間隔,為準確破譯打好基礎。
課程設計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通過"破譯密碼"環節激發應用意識。當孩子們成功將"19491001"破譯出"新中國成立"時,不僅收獲了成就感,更潛移默化地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李老師還介紹了密碼在航海通訊、軍事行動及緊急救援中的應用,讓孩子們認識到知識的現實價值。
在課程的最后李老師設置了豐富的實踐任務,從用數字密碼書寫生日、家長電話號碼,到用字母密碼拼寫自己的名字,層層遞進的練習讓孩子們鞏固所學。課堂檢測中,"Lion""Cat""Sheep"等單詞的密碼轉換挑戰,進一步提升了孩子們的綜合運用能力。
文華學院長楓支教隊始終致力于創新支教形式,通過開發符合兒童認知特點的特色課程,為鄉村教育注入新活力。此次摩斯密碼課程的成功開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儲備,更點燃了他們對科學探索的熱情,為鄉村教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通訊員:肖揚 李雪瑩 雷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