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一場夏雨過后,筆者走進定邊縣鹽場堡鎮(zhèn)周臺子村的敖包池畔看到,天空碧藍如洗,湖水清澈見底,昔日裸露的鹽堿地已被綠毯一般的植被覆蓋,更有各色野花點綴其間。
市民、游客在周臺子村敖包池畔游玩(無人機照片)。通訊員 高柯 攝
“沒想到鹽堿地上的草也能長得這么茂盛,鹽湖像鏡子一樣倒映著天上的白云,真的是太美了。”帶著孩子在敖包池畔玩耍嬉戲的游客馬志玲說。
地處定邊縣北部風(fēng)沙草灘區(qū)的周臺子村,過去飽受風(fēng)沙侵襲之害,加之過度放牧和土地鹽堿化,村內(nèi)大面積的草場深陷退化困境,敖包池也因此一度干涸。
黨的十八大以來,定邊縣矢志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力推動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政策和封山禁牧、封沙禁牧要求落地落實,以生態(tài)“綠筆”繪就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新圖景。其間,該縣各級各有關(guān)部門在周臺子村有序開展耐鹽堿草種、樹種補播工作,不僅讓2萬多畝鹽堿地重披綠裝、干涸的敖包池再現(xiàn)生機,還打造出了草地、鹽湖、村莊和新能源產(chǎn)業(yè)相映成趣的美麗田園風(fēng)光,吸引著大量市民和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通訊員 王思雨 李德龍
編輯 拓智慧 校對 劉雅嬌 責(zé)編 李治學(xu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