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季,怎么乘涼是個大問題。
天天開空調,身體上是涼快了,可錢包受不了;可如果硬挺著,萬一中暑可不是小事。
年輕人還好說,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夏天避暑就成了一個現實的困難。
別說,有一些老年人腦子就是活,硬是被他們找到了一個既不用花錢還能乘涼的好地方。
最近,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山東聊城一家肯德基門店內,不少老年人扎堆在里面納涼聊天。
視頻畫面里能看到,這些老人有的圍坐在一起打牌,有的干脆躺在餐廳的卡座上。
此事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有網友擔心,這么多老人如果長趕時間占據餐廳的座位,可能會影響其他顧客正常的就餐體驗。
事實上,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品牌,多年以來,已經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共識:
它不僅是一個就餐的地方,還無形中被當成了一個公共空間。
既有學生把它當作深夜學習的“自習室”,也有游客來這里短暫歇腳,甚至有不少流浪者把這里當成了過夜的“家”。
而對于肯德基等連鎖快餐店來說,似乎一直對此都保持著相當開放和包容的態度。
不消費就不讓待在店內,這種事,在肯德基好像還真沒發生過。
不得不說,這種開放心態,也給洋品牌加了不少印象分。
多前,就有網友質疑,為什么洋品牌能做到的事,本地餐飲卻很難做到?
其實,這倒不是國內餐飲企業不如外國人“包容”,更大的原因還是兩者的經營模式差異太大。
對于網友擔憂老年人扎堆乘涼會影響消費體驗一事,肯德基客服中心工作人員回應稱:
“肯德基餐廳任何人都可以進入,即使不消費,也可坐在里面。如果遇到老年人占座影響了其他消費者,門店人員一般會進行勸阻,餐廳經理也會根據工作經驗處理。”
我們能夠理解網友的擔憂,畢竟肯德基還是一個以就餐為主的地方。
但因此就給老年人冠上‘摳門”、“占便宜”、“素質差”等等不好的名頭,來對他們進行道德批判,未免有些夸大其詞了。
其實,大部分老年人,勤儉節約已經成了骨子里的一種習慣。
不僅是蹭空調,為了買到打折菜、便宜雞蛋,可以趕最早的公交,去超市排一兩個小時的長隊。
吃不完的飯菜,熱了一遍又一遍。
對于他們來說,空調不是萬不得已就不會開,為了節省電費,他們出去蹭空調完全能夠理解。
此外,肯德基這種地方,在就餐的同時,其實也有一定社交的功能。
年輕人喜歡在這里聊天交友,老年人當然也有這種需求。
說實話,有些年輕人買一包薯條能待上一兩個小時,有的一杯咖啡能待大半天。
年輕人在里面吹牛聊天、刷手機打游戲可以,老年人為啥就要被質疑呢?
其實肯德基工作人員說得很清楚,如果確實遇到就餐高峰期,會對占座納涼的情況進行勸導。
看到評論區里有網友對此不屑一顧,認為能占座的老人,即使勸了也不會聽。
這話說得就很沒有道理。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老年人都是講道理的,不能因為出現過素質不高的老年人,就給整個群體扣大帽子。
就拿公交讓座來說,是有些老人不講道理,捫心自問,真的是所有老年人都這樣嗎?
把一些人的問題,擴大到整個老年人群體,繼而對老年人“喊打喊殺”,這是相當不理智的做法。
其實,有媒體評論的很客觀,此事網友不必過分解讀,不妨將心比心的去看待。
這兩年,有人動不動就提“取消老年人優待”,就是典型的只看片面不考慮整個。
又或者說,他們其實也明知道不該這么說,但就是想口嗨一下而已。
我們的父輩、祖輩也是老人,有沒有想過,他們會被怎么對待?
實際上,老年人有納涼的需求,這是很正當的想法。
心疼錢,不想開空調,或許有節儉的本能,也有現實的困難,畢竟不是每個老年人都有穩定且比較高的的養老金可以領。
沒必要為此嘲諷他們。
扎堆肯德基,肯定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這就需要社會能為他們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納涼空間。
比如,如今很多社區都開放了免費活動室,為什么去的人不多?
是活動的空間不夠大,還是宣傳的力度沒達到導致老年人根本不知道,又或者是其他原因?
當然,借著公眾的擔憂,我們也希望咱們的老年人能夠做到“進退有度”。
餐廳空閑的時候,納涼倒也無妨,如果到了就餐高峰期,主動把空間讓出來給消費者。
不要干擾了人家正常的商業經營,更不要消耗餐廳的善意。
雙向的理解,才能讓社會更加的和諧!
點贊、關注、轉發、在看都是鼓勵,喜歡點個關注吧
封面·配圖 / 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澎湃新聞:馬上評|老人扎堆肯德基納涼,不妨多一點將心比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