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心情很沉重。
19歲的河南少年到上海投靠堂哥,想找一個工作機會。從上海虹橋高鐵站打車到浦東新區,與司機講好價100塊錢,但最后掃碼付錢時,不小心支付了1010,多給了910塊錢。
少年發現失誤后,發微信要求對方退回來,但司機不予理睬。
少年又到派出所報警,但警方只給了他出租車牌照信息,其他什么都沒有做。
幾天后,少年悄悄回到他曾經打工過的蘇州,凌晨4點多在蘇州穹窿山里喝下半瓶敵敵畏而死。
最后一刻,他給哥哥發微信語音說:“我喝了半瓶敵敵畏,過幾天再和家里人說。”
也許有人會說:為了910塊錢,何必呢!
對那個司機而言,憑空得了這筆錢,也發不了財,不過相當于多干了幾天活而已。
但對那個少年而言,它卻讓他在痛苦中煎熬了好幾天,最后無法擺脫這煎熬而選擇輕生。
讓他去死的,絕不僅僅是那910塊錢,它只是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相信,在他短暫的人生之中,很少接觸到善意。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冷漠無情的,甚至充滿了惡意。
只有在冷漠無情的環境中長大的人,才會輕易地陷入絕望之中,也才會脆弱地選擇死亡。
幾天前,我曾寫過一篇文章《深圳盧女士,完美演繹了什么叫精致的利己主義》,文中介紹了到山西大同游玩的盧女士,因為丟失一塊兒童手表,打了3個多小時的12345電話,在小紅書上發了5個帖子,大同城管局最后安排兩名環衛工人,4個小時翻了8噸垃圾,幫她找回值不了幾個錢的兒童手表。
換作盧女士損失那910塊,把派出所鬧翻天也要把錢拿回來。
這位19歲少年,但凡有她一半的張揚,也不會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貧窮,不僅讓生活艱難,還會讓人變得膽怯,沒有勇氣主張自己的權利,只會默默吞咽苦果。
在一個缺乏善意和溫度的環境里,每個人都是一塊冰冷的石頭,生命也會變得極其脆弱。再輕的打擊,也有可能讓他萌生絕望的念頭。
現在,少年的哥哥已經提起訴訟,但那個直接導致少年死亡的司機,連他的一個電話都不接,開庭也不到場。
有一個微博博主發帖說:背負著一條人命,怕是他的余生也不得安寧吧。
我覺得,這位博主想多了。一塊冷漠的石頭,怎么會有自責的能力?如果他有不安寧的感覺,當初就會退錢,現在也不會逃避。
少年的哥哥告訴媒體,打官司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追回910塊錢,二是希望司機道個歉。
看吧:少年已經去世3個月了,錢還沒有退!
至于道歉,我覺得少年的家人就不必執著于此——畜生一般的東西,他的道歉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媒體在報道這件事時,比報道大連工業大學李同學的時候平靜多了——李同學的名字被貼得全網都是,但這個司機,連他姓什么都沒提。
那個司機,傷害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弱者,而李同學,傷害了他們靈魂——如果他們有的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