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最近干了件引發熱議的事兒 —— 直接取消個別創始版 ES8 車主的終身免費換電和終身質保權益。
消息一出,有些車主炸毛了,網上爭議聲不斷。但這事兒,真不能全怪蔚來。
想想看:河南的一位先生四年才跑11萬公里,第五年卻猛增到17萬公里。
江蘇的另一位先生更夸張,兩年跑了近35萬公里。平均算下來每天得跑400多公里,鐵打的屁股也扛不住這種強度吧?
所以這用車強度,早超出了正常家用或商務通勤的范疇。
于是蔚來受不了了,當初白紙黑字承諾的“不限里程、不限年限”的終身權益,如今被取消了,車主自然難以接受。河南那位先生就認為這是“消費欺詐”。
但蔚來這次異常強硬,愛誰誰。
原因何在?成本壓力之下,羊毛黨實在薅得太狠了。
一塊動力電池成本動輒數萬,換電站建設運營更是燒錢黑洞。蔚來當初推出免費換電,本意是打造服務護城河,吸引早期用戶。沒想到,有人卻將之視為無限能源提款機。
坊間傳聞早已沸沸揚揚:一些聰明人把免費換電玩成了永動機。
換回滿電電池,立刻使用外放電功能給自家商鋪甚至其他電動車充電;
手握兩臺蔚來,家庭和商用電力需求近乎免費解決... 這些操作早已超出合理使用邊界,成了赤裸裸的資源套利。
這不是蔚來首次權益縮水。服務無憂政策調整、免費換電次數限制、外放電比例管控...每一次收緊背后,都是沉重的成本壓力。
2023年財報顯示,蔚來服務及其他業務毛虧損仍在擴大。單次換電成本(含電費、折舊、人工)業內估算約百元以上。像那位年省數萬電費的“商業奇才”,蔚來怎能繼續容忍?
羊毛黨被斷供,心理落差難免。但商業的本質是可持續。當免費權益淪為無限透支的工具,品牌生存根基便被侵蝕。
李斌這次出手,實則是自救。若放任薅禿模式蔓延,損害的將是全體車主的長遠利益和品牌生命力。企業終究不是慈善機構,精打細算的持久戰,才是對真實用戶的最大負責。
蔚來此舉也為行業敲響警鐘:過度服務的泡沫該擠一擠了。當資本狂歡退潮,用真誠而非噱頭贏得用戶,才是造車新勢力真正的成人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