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許多人把頭暈、說話不清、肢體麻木當作“年紀大了”“頸椎病”或“疲勞過度”的表現。但你是否想過,這些癥狀可能是腦梗死(俗稱“腦梗”)發出的危險信號?它不僅是腦卒中最常見的類型,更是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我國每年新發腦梗死患者高達數百萬,它高居國民死亡原因首位,更是成人致殘的“頭號元兇”!
什么是腦梗死?
腦梗死,即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腦部血液供應突然中斷,導致局部腦組織因缺血、缺氧而壞死或軟化的疾病。簡單來說,就像水管被堵塞一樣,血管內的斑塊、血栓或栓子突然阻斷了腦部供血,大腦細胞在幾分鐘內就會因“斷糧”而死亡。
常見誘因包括:
· 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壁堆積斑塊,導致管腔變窄)
· 心源性栓塞(心臟內血栓脫落,堵塞腦血管)
· 小動脈閉塞(高血壓、糖尿病導致的小血管病變)
· 危險因素: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吸煙、酗酒、肥胖、房顫等。
腦梗死的“隱形殺手”:你中招了嗎?
腦梗死并非“天降橫禍”,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以下人群需特別警惕:
1. 高危人群畫像
· 中老年人(尤其是55歲以上)
· 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
· 有家族史者(直系親屬患腦卒中)
· 長期吸煙者(吸煙者腦梗風險是非吸煙者的2-4倍)
· 三高人群(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
· 肥胖或久坐者
· 房顫患者(房顫患者腦梗風險是常人的5倍)
2. 被忽視的“伏筆”
· 長期熬夜:每周熬夜3次以上,腦血管意外風險增加33%。
· 情緒波動:暴怒或極度悲傷會使血壓瞬間飆升,相當于“抽20支煙”。
· 久坐不動:每天久坐6小時以上,血栓風險是常人的2倍。
· 喝水太少: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栓形成概率直線上升。
· 忽視“小中風”:短暫性頭暈、言語不清可能是預警信號,3個月內發生嚴重腦梗的概率高達30%。
腦梗死的典型癥狀:別忽視這些“身體警報”
腦梗死起病急、進展快,癥狀因梗死部位不同而異。以下是需要警惕的信號:
1. BEFAST法則:快速識別腦梗死
· B(Balance):平衡能力喪失,突然行走困難。
· E(Eyes):突發視力變化,視物模糊或失明。
· F(Face):面部不對稱,口角歪斜。
· A(Arms):一側手臂突然無力或麻木。
· S(Speech):說話含糊、不能理解他人語言。
· T(Time):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時間就是大腦!
2. 其他常見表現
· 偏癱:一側肢體無法活動或無力。
· 感覺障礙:肢體麻木、刺痛或失去感覺。
· 失語:無法說話或聽不懂他人語言。
· 頭暈或共濟失調:走路不穩,容易摔倒。
· 頭痛、嘔吐:尤其是突然劇烈頭痛,可能伴隨意識障礙。
腦梗死的危害:一場可能奪命的“慢性危機”
腦梗死的危害遠超想象:
· 短期風險:急性腦梗死可能引發昏迷、腦水腫、腦疝,死亡率高達10%-20%。
· 長期風險:偏癱、失語、認知障礙、抑郁等后遺癥,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 經濟負擔:中國每年因腦卒中造成的直接醫療費用高達2000億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壓力。
更可怕的是,無癥狀性腦梗死(即沒有明顯癥狀的小面積梗死)可能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損傷腦組織,甚至為未來的大面積腦梗埋下隱患。
如何預防腦梗死?從現在開始改變生活習慣!
腦梗死并非“命中注定”,科學的生活方式調整能顯著降低風險:
1. 飲食革命:給血管“排雷”
· 低鹽低脂:每日鹽攝入量≤5克,減少動物脂肪(如肥肉、黃油),增加植物蛋白(豆類、堅果)。
· 多吃“血管友好”食物:深海魚類(富含Omega-3)、深色蔬菜、全谷物、水果。
· 控制熱量:避免暴飲暴食,尤其晚餐不宜過飽。
2. 運動處方:每天30分鐘的“血管鍛煉”
· 推薦運動: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
· 頻率:每周5次,每次30分鐘,靶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70%。
· 禁忌:避免劇烈運動(如馬拉松、舉重),運動時如出現頭暈、胸痛需立即停止。
3. 戒煙限酒:遠離“隱形毒素”
· 吸煙:每吸一支煙,血管收縮時間可達1小時,長期吸煙者腦梗風險增加70%以上。
· 飲酒:每日酒精攝入不超過25克(約半杯紅酒),過量飲酒會升高血壓、損傷血管。
4. 管控“三高”:從源頭切斷動脈硬化
· 高血壓:目標血壓<140/90 mmHg,需長期服藥(如ACEI類藥物)。
·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LDL)需控制在2.6 mmol/L以下,他汀類藥物是核心治療。
· 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糖化血紅蛋白<7%。
5. 管理壓力:給大腦“松綁”
· 規律作息: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
· 心理調節:通過冥想、深呼吸、社交活動緩解壓力。
· 定期體檢:每年至少1次頭顱CT/MRI、頸動脈超聲、血脂、血糖檢查。
腦梗死的治療:黃金時間窗決定生死!
如果確診腦梗死,需在醫生指導下綜合治療:
1. 急性期治療:爭分奪秒
靜脈溶栓:發病后4.5小時內使用阿替普酶或尿激酶,溶解血栓,恢復血流。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機械取栓:對大血管閉塞患者,可在發病6-24小時內通過導管“抓捕”血栓。
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預防血栓再次形成。
2. 一般治療:穩定生命體征
控制血壓:急性期血壓不宜過高或過低,需個體化調控。
降低顱內壓:使用甘露醇等藥物緩解腦水腫。
營養支持:保證水分和電解質平衡,必要時鼻飼或靜脈營養。
3. 康復治療:重建大腦功能
肢體康復:早期進行被動活動,逐步過渡到主動訓練。
語言訓練:針對失語患者,通過專業康復改善溝通能力。
心理干預:緩解焦慮抑郁,提高生活質量。
腦梗死,這場針對大腦的“致命斷電”,其恐怖在于猝不及防,其轉機在于分秒必爭。每一次FAST口訣的及時運用,每一通爭分奪秒的120電話,每一次符合指征的溶栓或取栓,都是在與死神賽跑,都是在從殘疾邊緣奪回寶貴的生命質量和尊嚴!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識別是生死的分水嶺,行動是康復的希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