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航旅縱橫App正式上線“民航官方直銷平臺”功能,用戶可在單一界面完成多家航司直銷機票的比價和購買。
記者注意到,目前,航旅縱橫APP圖標已標注了“源頭機票”,主頁面亦標注了“0捆綁0套路0差價”。該功能上線后,不少旅客將其稱為“民航版的12306”。
航旅縱橫“民航官方直銷平臺”
頁面介紹顯示,航旅縱橫民航直銷平臺是航空公司直接面向旅客銷售機票產品的線上平臺,機票價格與服務政策完全由航空公司直接發布和運營。目前,航旅縱橫整合接入了國內超37航司的官方購票渠道,覆蓋國有三大航(國航、東航、南航)、海航、廈航、川航等一眾主流航司。
值得一提的是,航旅縱橫在介紹中強調,其是中國民航領域唯一有官方背景的機票直銷平臺。
企查查顯示,航旅縱橫是中航信移動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而該公司是由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的中國民航信息集團有限公司發起成立的,前兩大股東分別是中國民航信息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航信”),持股20.65%;中航信啟航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68%;南航集團資本控股、東方航空產業投資分別位列第三和第四大股東。
另外,股權透視圖顯示,作為航旅縱橫第一大股東的中航信,背后除了站著科技央企中航信集團,還有中國移動子公司中移資本,以及中國航空、南航集團、東航集團三大央企航司集團。“大佬云集”的股東團隊或是航旅縱橫能整合接入多方航司,實現源頭機票直銷的重要支撐。
根據官網數據,航旅縱橫激活用戶量超1億。出行場景中,用戶在航旅縱橫上最常使用的功能是查詢自己的航班動態和飛機情況,比如飛機的機型和機齡,準點率,延誤情況,前序航班情況等。近年來,航旅縱橫APP也增加更多其他功能,如值機選座,線上升艙,機票驗真等。
以往,在購票時,因國內航司眾多,消費者為更好比對價格,實現購票便宜又方便,往往轉向在線旅游平臺等第三方平臺,如攜程、同程旅行、飛豬、去哪兒等。而機票業務亦成為各家OTA平臺主要業務之一。數據顯示,2024年,攜程交通票務收入達203.01億元,占比38.09%;而同程旅行交通票務收入為72.29億元,占比41.69%。
具體來看,這些在線旅游平臺的出票模式主要為航司直營和機票代理兩種。其中針對航司直營的機票,平臺每賣出一張機票,都要向航司收取一定比例的傭金,即代理費,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航司利潤;另一種則是由機票代理商負責出票、退改簽等操作。
但一直以來,OTA平臺的加價銷售、捆綁銷售等問題頻發,“大數據殺熟”等爭議不斷。社交平臺上,時常有消費者吐槽,實際支付價格與票面價格不符;機票越刷越貴,付款時甚至一秒漲價;各種附加費疊加,旅行券包不能取消……另外,OTA平臺代理商積分票倒賣等行為屢禁不止,有部分票代違規盜用旅客積分,加價賣給消費者,盡管機票價格更便宜了,但實際不含稅票價是0元,消費者還面臨著被退票的風險。
長期往返于上海與東京的商務人士楊萊(化名)對記者表示,在選購機票時,時常遇到在瀏覽某一航班后“坐地起價”的情況,“甚至有時只是在頁面多停留了一會兒,平臺就會刷新,同一張機票就會漲價。”
但她也表示,購買機票還是習慣使用在線旅游平臺,“這些平臺使用起來是最省時省力的,基本選定合適的時間和票價就直接下單了,偶爾‘坐地起價’也就漲價二三十塊錢。而且很多航司自帶APP用起來很麻煩。”
但旅行愛好者小西(化名)對記者表示,她會精打細算買最便宜的機票,“在使用OTA比對價格后,我會去對應航司的APP或者小程序內購票,有些機票會更便宜,值機也更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來,航空公司也在拓展自身的直營渠道。此前3月,國有三大航之間就在共飛航線上開始了機票互售。在國航,東航,南航的APP上,不少國內航線都可以買到另外兩家航司執飛的航線機票。而如今,航旅縱橫的民航官方直銷平臺,也相當于通過整合航司資源,擴大了航司之間的互售范圍。
記者注意到,目前航旅縱橫APP內“如何看待航旅縱橫上線民航官方機票直銷平臺”的討論已有近15萬瀏覽量,不少用戶在評論區表示,支持航旅縱橫做“12306”,希望未來機票和火車票一樣統一價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