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酒不成席,無菜不成歡”!八九十年代的酒桌上,總有幾道 “扛把子” 下酒菜 —— 一碟涼拌豬耳,一盤剛煉好的豬油渣,一碗涼拌皮蛋,再配上二鍋頭,能讓一桌老爺們從黃昏聊到深夜。可如今,這些曾火遍大街小巷的 “硬核下酒菜”,卻漸漸被沙拉、烤串取代,悄悄坐了 “冷板凳”。其實呀,它們不是不好吃了,只是現(xiàn)在吃的方式更講究了。今天就來聊聊這 3 道菜的 “前世今生”,附上下酒又健康的家常做法,偶爾吃一次,還是那熟悉的香味,快來看看你吃過幾種!
涼拌豬耳:脆嫩彈牙的 “酒桌頂流”,當(dāng)年沒它酒都不香
為啥它是八九十年代的 “下酒王”?
豬耳是 “肉里的口感擔(dān)當(dāng)”,沒有肥肉的膩,只有脆骨和筋的彈,嚼起來 “咯吱咯吱” 響,越嚼越香。八九十年代物資不豐富,能吃上一盤涼拌豬耳,算是 “硬菜” 了 —— 切得薄薄的,拌上醬油、醋、蒜末和香油,咸香中帶點酸,一口酒一口耳片,酒的辣和耳的脆完美融合,能多喝兩杯。
現(xiàn)在為啥少見了?很多人覺得豬耳 “膽固醇高”,其實只要適量吃(一次不超過 100 克),搭配蔬菜,中老年人也能吃,比吃油炸下酒菜健康。
豬油渣:香到跺腳的 “樸素下酒菜”,當(dāng)年一勺能下一碗酒
為啥它是 “窮人的奢侈品”?
八九十年代,煉豬油是家家戶戶的日常,煉剩下的豬油渣,金黃酥脆,香味能飄滿整條街。那時候沒什么零食,豬油渣撒點鹽就是 “頂級下酒菜”,一口下去 “咔嚓” 響,滿嘴油香,配著白酒喝,香得讓人瞇眼睛。它的香是 “純純的肉香”,沒有添加劑,是那個年代獨有的味道。
現(xiàn)在為啥少吃了?因為它脂肪含量高(每 100 克約 500 大卡),但偶爾吃一次(一次不超過 20 克),解解饞沒問題,比吃油炸雞米花強。
涼拌皮蛋:滑嫩獨特的 “爭議下酒菜”,愛者極愛,恨者不碰
為啥它是酒桌的 “個性擔(dān)當(dāng)”?
皮蛋(松花蛋)是 “蛋里的另類”,蛋清 Q 彈帶花紋,蛋黃綿密流心,獨特的堿香味讓愛它的人欲罷不能。八九十年代,一盤涼拌皮蛋(加醬油、醋、姜末)是酒桌的 “常客”,滑嫩的口感中和了酒的烈,一口下去,蛋香、堿香、醋香混在一起,能讓酒的味道更柔和。
現(xiàn)在為啥爭議大?有人怕 “鉛超標(biāo)”(現(xiàn)在正規(guī)廠家多是無鉛皮蛋),有人怕腥味,其實加足夠的姜末(能中和寒性和腥味),適量吃沒問題。
涼拌豬耳的脆、豬油渣的香、涼拌皮蛋的滑,是八九十年代酒桌上的 “味覺記憶”。它們不是不好吃了,只是現(xiàn)在我們更注重健康 —— 適量吃、搭配吃,既能解解饞,又不辜負(fù)當(dāng)年的味道。偶爾做一盤,配點小酒,和家人朋友聊聊過去,也是一種幸福。
覺得這些 “老味道” 還不錯的,就點贊收藏,轉(zhuǎn)發(fā)給身邊念舊的朋友,讓他們也回憶回憶當(dāng)年的酒桌時光,偶爾做一次,嘗嘗熟悉的香!
這 3 道 “老下酒菜”,你最愛哪一種?當(dāng)年和誰一起吃的?評論區(qū)聊聊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