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是蔬菜大量上市的季節,蔬菜雖然營養豐富,但是食用不當,也是很危險的!
上周鄰居張阿姨鬧了個烏龍:炒了盤新鮮黃花菜,吃完全家上吐下瀉,到醫院才知道是沒煮熟惹的禍。
醫生說,像黃花菜是自帶毒性的,最好是先焯水,然后再煮,不然就容易食物中毒!
確實在夏季的時候,別看有些蔬菜鮮嫩,但如果不焯水就下鍋,不僅口感差,還可能藏著健康隱患。
這“焯水”的小步驟,很多人做飯時總愛偷懶跳過,其實里面學問大著呢。
(1)空心菜
夏天的空心菜嫩得能掐出水,清炒、蒜蓉都好吃。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空心菜得先過遍水,不然吃著發澀。
后來查資料才知道,空心菜里的草酸含量不低,直接炒不僅口感發苦,還會影響鈣和鐵的吸收。
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草酸堆積多了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在民間也叫它“抽筋菜”,就是因為草酸高,如果直接烹飪就容易吃了而抽筋!
正確的做法特簡單:水開后扔把空心菜,加半勺鹽,燙30秒趕緊撈出來過涼水。這樣既能去除草酸,還能保持翠綠口感!
(2)新鮮黃花菜:焯水才能去“秋水仙堿”
菜市場里的新鮮黃花菜金燦燦的,比干制品誘人多了,但這菜藏著個“隱形殺手”——秋水仙堿。
這種物質本身沒毒,但進入人體后會變成有毒的二秋水仙堿,吃多了會惡心嘔吐,嚴重的還得住院。
賣菜的阿姨教了個訣竅:新鮮黃花菜清水泡一會,然后用開水焯2分鐘,撈出來過涼水,再炒就安全了。
記住千萬別貪便宜買蔫了的,新鮮度不夠的黃花菜,口感不好,而且毒素可能更高。
(3)四季豆、豇豆:焯水+炒熟雙保險
每年夏天都能看到吃豆角中毒的新聞,其實問題就出在“沒熟透”。
這類豆類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沒做熟的話,吃幾口就可能頭暈惡心。
我家現在的做法是:豆角掰成段,先開水焯5分鐘,直到顏色變深、變軟,撈出來瀝干水分再炒,最后加少許水燜3分鐘。
焯水這步能破壞大部分毒素,再徹底炒熟,吃著才放心。尤其外面餐館快炒的豆角,沒焯水又炒得快,最好別輕易嘗試。
(4)莧菜:焯水去澀更入味!
很多人炒莧菜都是直接下鍋,還說紅莧菜炒出來湯汁紅紅的,拌米飯特別香,但直接炒總覺得有點土腥味。
吃莧菜都應該先焯水,不僅能去澀,還能讓顏色更鮮艷。
焯水時加幾滴油,莧菜燙10秒就撈出來,攥干水分再炒,口感會更軟嫩。
不過別焯太久,不然維生素全流失了,畢竟夏天吃綠葉菜,圖的就是個新鮮營養。
(5)菠菜:焯水降草酸防結石!
菠菜補鐵的說法傳了幾十年,但很少有人知道,菠菜里的草酸會影響鈣吸收,還可能形成草酸鈣結石。尤其是尿酸高、腎結石的人,更得注意。
做菠菜前先焯水1分鐘,能去掉一半以上的草酸。涼拌菠菜、菠菜蛋湯都得先過遍水,這樣吃著不澀,營養吸收也更好。
焯水后的菠菜擠干水分,加點麻醬涼拌,夏天吃清爽又健康。
(6)西蘭花、菜花:焯水去農殘更干凈
這類十字花科蔬菜長得“枝繁葉茂”,縫隙里容易藏泥土和農藥殘留,光靠洗可不夠。而且直接炒容易外焦里生,口感硬邦邦的。
正確處理方法是先把它掰成小朵,用鹽水泡10分鐘,再開水焯2分鐘,撈出來過涼水。
焯水不僅能去除農殘,還能讓菜花更易熟,炒的時候加點蒜末,脆嫩又入味。
其實焯水這步花不了幾分鐘,卻能讓蔬菜更安全、更好吃。夏天做飯本來就熱,有人覺得多一步麻煩,但比起鬧肚子去醫院,這點麻煩真不算啥。
畢竟吃飯是為了享受,把好“焯水”這道關,才能吃得安心又舒心。
你家做飯時哪些菜會焯水?評論區聊聊你的做菜小技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