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癱在馬路牙子上,汗水浸透制服,他望著穿梭的車流喃喃道:“太委屈了,這個錢太不好掙了。”12小時奔波,5單送餐,41元收入——這是北京市人社局勞動關系處副處長王林變身外賣騎手的一天。
2021年4月,北京衛視紀錄片《我為群眾辦實事之局處長走流程》播出后,“副處長送外賣”瞬間引爆網絡。話題閱讀量高達5億次,討論超4萬條,登上微博熱搜首位。
01 副處長的外賣初體驗,汗水浸透的41元
送餐電動車被死死夾在機動車流中,寸步難行;手機導航顯示還剩24分鐘,而系統規定的送達時間僅剩14分鐘;老式居民樓昏暗的樓道里,他扛著餐盒在無標識的樓層間迷失方向。
北京市人社局副處長王林拜師外賣騎手高治曉,開始了送餐初體驗。當這位“新手騎手”終于將餐盒遞到顧客手中時,汗水已浸透衣衫——為送達這份餐,他在兩棟樓的六層間往返奔波。
更令他沮喪的是:一單近1小時,報酬僅6.6元。因超時20分鐘,平臺直接扣除60%收入?!安鸵呀洓隽恕?,顧客的一句抱怨讓這位副處長深感無力。
夜幕降臨時,王林癱坐在街邊盤點收入:12小時完成5單,僅賺41元,離“日入百元”目標遙不可及。他抹去額頭的汗苦笑道:“我今天跑了那么長時間,就掙這么點錢...真的太不好掙了?!?/p>
此前在辦公室審批文件時,王林曾困惑“為何平臺要給騎手派這么多單”。體驗后他頓悟:騎手必須多搶單才能生存。他的師父高治曉能同時配送15單,這是新手難以企及的能力。
02 汗水澆灌的共鳴,千萬網友為真實點贊
“只有體驗過,才知道不容易,才懂得委屈。”一位網友的評論獲得數千點贊。當王林在鏡頭前累癱街頭的畫面傳播開,社交平臺涌起理解與呼吁的浪潮。
微博話題下,2.5萬條討論中,“真實”“心酸”“致敬”成為高頻詞。有網友直言:“送單多的外賣小哥,都是時間管理大師”,更多人則呼吁:“希望更多領導深入基層,上山下鄉精神不能丟!”
作家張梅英一針見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親身體驗過,才懂底層勞動者的不易?!边@條評論被迅速頂上熱評首位,折射出公眾對干部作風轉變的深切期待。
這場自2020年7月啟動的“局處長走流程”活動,已吸引60余位干部化身企業辦事員、貨車司機、退休老人。他們用腳步丈量政策落地的距離,在超級城市尋找治理的破局點。
03 央媒發聲:少坐辦公室,多到一線“壯筋骨”
三大央媒同日發聲,將這場體驗推向更深層的思考。
央視熱評《察實情才能說實話辦實事》直指核心:這不應是場真人秀,公眾最關心的是“體驗后推出什么措施”,敦促干部“少說套話空話,多到一線出出汗”。
新華社以《走完流程要走心》點明政策痛點:帶著問題下基層擬定的政策,遠比辦公室閉門造車更接地氣。
人民日報則提煉出方法論——“聽不如看,看不如干”。干部需與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遭遇真實難題才能將心比心。
半月談的評論更道破本質:深入群眾是黨百年不變的底色。這種“用腳步丈量民情”的調研新形式,值得更多官員踐行。
04 從馬路牙子到政策革新,體驗后的“賺”與思
累癱街頭的王林看似“虧了體力”,實則“賺”得豐厚。
他“賺”到了真問題:當提到“外賣員雙休”時,師父坦言“強制休息錢就少了”,苦的是盼交房租、學費的家人;一句“最好不要生大病”的黯然感慨,更暴露出新業態勞動者的保障短板。
他“賺”到了百姓口碑:網友幾乎一邊倒點贊。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而最大危險恰是脫離群眾。一位網友引用毛主席“兩參一改三結合”的評論獲贊無數。
他更“賺”到了初心滋味:當王林轉戰網約車調研時,司機小楊的生存哲學令人深思——每天工作13小時,只因“休一天少幾百元”;不上社保因“要攢5萬開理發店”。這些鮮活訴求讓王林意識到:對新業態青年,職業傷害險比社保更迫切。
王林后續體驗網約車時,司機小楊的夢想讓他徹夜難眠——這個年輕人寧可不交社保也要攢錢開理發店,每天堅持工作13小時只因“休息一天損失幾百塊”。
基層的答案,永遠不在報告的數據里。當超過60位“王處長”們以建筑工人、貨車司機、退休老人身份穿行于北京街巷,當美團在輿論壓力下新增“寶貝陪伴日”和申訴綠色通道,我們終于看到:那位癱坐馬路牙子的副處長,用41元買回了政策的溫度。
“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這場始于汗水的體驗,正悄然重塑著新時代的干群連心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