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時節,白城市洮北區7000畝小冰麥迎來收割季,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走進到保鎮車力村的千畝麥田,金黃的麥浪隨風起伏,聯合收割機往來穿梭,切割、脫粒、裝車一氣呵成,飽滿的麥粒涌入運輸車。農戶們忙著裝袋,臉上滿是喜悅。
“今年小冰麥長勢很好!麥粒飽滿有光澤,畝產比預期高,收完馬上就能種大豆。”農戶張向茹笑著說。他今年種了10坰地小冰麥,從春耕播種到如今豐收收割,每個環節都傾注了心血。“鎮里技術員常來指導,澆水施肥的時間、用量都講得明明白白,我們種地更有底氣了。”
車力村這份沉甸甸的收獲,源于“選對品種+做足保障”的精準布局。“小冰麥33號是我們經過多方考察后引進的‘金種子’。”村黨支部書記楊洪軍說。“它耐低溫、抗干旱,扎根穩,磨出的面粉筋道,企業收購價比普通小麥高。”
為了確保農戶種好小冰麥,車力村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組織農戶參加種植技術培訓,邀請農業專家到田間地頭現場授課,手把手傳授科學種植方法。更讓大家安心的是,村里早早與洮南圣一金地生物農業有限公司簽訂訂單,“保底收購價 + 優質優價”的模式,消除了農戶“賣糧難”的顧慮。今年車力村小冰麥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按目前收成和市場價格估算,預計每公頃增收約1.2萬元。
“今年全區小冰麥種植面積約7000畝,平均畝產350公斤。”洮北區農業農村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茬收完之后馬上復種大豆,一塊地能有兩份收益。”
近年來,洮北區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大力推廣“冰麥連片+麥后復種”等多元化種植模式。農戶在收割小冰麥后,根據市場需求和土壤條件,復種大豆、白菜、蘿卜等作物,實現了土地的高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
隨著最后一車麥粒裝車完畢,農戶院落里的麥堆映照著豐收的暖陽。從技術指導到訂單保障,從品種選育到模式創新,小冰麥以特色種植“磨”出鄉村振興新路徑,持續推動洮北區農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尹雪 通訊員 李平甲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