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人照鏡子的時候,會發現下巴有不少小顆粒,湊近看的時候,甚至能誘發密集恐懼癥。也有人是洗臉、托腮的時候,用手感覺到的,抑或是化妝時發現這些小顆粒不容易遮住,粉底都要用得更厚。
很多人煩惱和疑惑,這些小顆粒到底是什么呀?
圖 1. 小顆粒 來自小紅書
先說答案:如果這些顆粒長的樣子和上圖類似,那么,我們可以大概率判斷,這會是下面的幾個可能:
可能性 1:正常的毛囊皮脂腺;
可能性 2:脂質微絲;
可能性 3:正常的毛囊皮脂腺疊加脂質微絲。
那么,為什么會長這些小顆粒呢?如何分辨自己的小顆粒屬于哪種情況?該怎么對應緩解?今天,我們來一一展開討論。
為什么下巴會長小顆粒?
其實,這些顆粒不是從小就有的,而是長大后,進入青春期之后才陸續會出現的。
因為,小顆粒的源頭就是毛囊皮脂腺的變化,尤其是皮脂腺。
皮脂腺俗稱“油腺”,它是皮膚的“產油”器官,生產后的皮脂,通過毛囊排出到皮膚表面,是維持皮膚屏障功能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含有角鯊烯和某些脂肪酸。除此之外,皮脂還是天然的潤滑劑,可以減少皮膚的摩擦損傷、減少體內水分流失甚至降低感染的風險。
正因為皮脂腺很重要,我們人類體表幾乎遍布都是皮脂腺,其中分布最多的部位是上半身,包括頭面部和胸背部。全身皮膚唯一沒有皮脂腺的地方是指(趾)甲、手掌和腳底。
圖 2. 毛囊皮脂腺結構(整理自參考文獻[4])
皮脂腺的數量大致在一生中保持不變,但其大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大,尤其是在青春期。這主要是因為,皮脂腺受到一個很重要因素的影響,那就是雄激素。
雄激素不僅會刺激皮脂腺細胞增殖,還會促進皮脂生成。結果就是,隨著人進入青春期以及成年,皮脂腺也會變得愈發活躍和明顯,皮膚會更容易出油。等到了中老年階段,皮脂腺也會隨之衰老,人的皮膚變得干燥。
其實,不只是下巴,下唇周圍、上唇周圍、鼻頭、額頭等部位,也都容易出現小顆粒。這些小顆粒,大多數時候是普通的毛囊皮脂腺,只是比其他部位的稍微明顯一點、膨大一點,近距離看就能看出來,但社交距離基本沒有影響。
另外,還有不少人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上面提到的脂質微絲,或者叫做皮脂絲。皮脂絲的出現,是因為皮脂的分泌過剩,它們容易堆積在毛囊,沒有完全排出到毛囊之外,外加死皮細胞、灰塵等物質,混合在一起之后,就容易導致毛囊擴大,形成肉眼可見的小顆粒、小點。
圖 3. 脂質微絲(來自參考文獻[5])
如何確定下巴小顆粒的性質?
那么,如何確定下巴的小顆粒到底是正常的毛囊皮脂腺還是脂質微絲?
我們整理了一個表格,可以直觀地幫助到大家。
表 1. 正常毛囊皮脂腺和脂質微絲的鑒別要點
如果兩種情況都有,那么就考慮是同時存在,這在日常生活中也特別常見。
圖 4. 主要是正常的毛囊皮脂腺,極個別是脂質微絲(來自:參考文獻[6])
改善下巴顆粒
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
要想合理應對,首先就要判斷清楚具體是什么問題。
1
如果是普通的毛囊皮脂腺
這種情況建議不要過度治療,也不用過于擔心。
這是因為,正常的皮膚結構,并不需要額外做處理,不用把它當做病態的、不正常的。更何況,這也沒有可靠的治療辦法。
更重要的是接納它,與它和平共處。畢竟,這些毛囊皮脂腺結構也不會引起瘙癢、疼痛等主觀不適,也不會進展為痘痘(痤瘡)、毛囊炎等問題,社交距離下別人也難以發現它們。
日常能做的就是正常清潔,比如每天洗臉2次,按需使用洗面奶。
如果確實希望皮膚更光潔無暇,那么可以按需使用粉底液等遮瑕產品。
另外,如果因為其他問題(比如痤瘡、毛孔粗大)在口服異維 A 酸,那么它對改善膨大的毛囊皮脂腺也會有幫助,因為異維 A 酸的一個作用就是縮小皮脂腺的體積,并抑制皮脂腺產油。
不過,如果僅僅是因為下巴的這些顆粒而服用異維A酸,則有一些得不償失,這是因為異維A酸有安全隱患。例如通常會引起皮膚干燥和口唇干燥,并有升高血脂和傷肝的風險(即便小劑量服用時風險不大),異維 A 酸服用期間要嚴格避孕。
2
如果是脂質微絲
首先要有合理的預期——我們無法徹底去除皮脂微絲。好在,通過一些護膚步驟可以讓它們變少、變小。
方法 1:去角質
如果皮膚狀態穩定,沒有敏感肌,那么可以偶爾使用磨砂膏,它能清除皮膚表面的死皮細胞。使用的時候,預先將下巴等重點部位打濕,然后局部小范圍涂抹磨砂膏,以打圈方式輕輕按摩,時間不超過 30 秒,最后用清水洗凈,避免殘余。
方法 2:水楊酸
水楊酸有不錯的溶解皮脂和角質(死皮細胞)的作用,可以選擇含有水楊酸的洗面奶,也可以用水楊酸棉片或者軟膏,甚至可以找醫生進行刷酸治療。
由于水楊酸有刺激皮膚的風險,使用時,要注意先試用,沒有引起皮膚發紅、起皮、瘙癢、刺痛等反應的時候,再常規地局部使用,“疏通”毛囊。
方法 3:A 醇
這是維生素 A 衍生物,也是“功效型護膚品”很常用的一款成分,能較為有效地改善毛囊堵塞。不過 A 醇也有可能刺激皮膚,使用的時候要試用,必要時慢慢建立耐受。
除了上面可以做的事情外,還有幾個不建議做的,比如:
1.過度清潔:比如控制不住地要頻繁洗臉,或者使用皂基清潔產品(香皂之類的),這樣容易損傷皮膚屏障,引起敏感肌、皮膚干燥和緊繃等問題。
2.摳擠:容易損傷毛囊皮脂腺,引起皮膚紅腫發炎、色素沉著等問題。
總之,下巴上的這些小顆粒,通常不是什么大問題,它們可能是皮脂腺在雄激素作用下活躍的印記(正常的毛囊皮脂腺),也可能是皮脂與角質的混合產物(脂質微絲),亦或是二者的疊加,無需過度擔心。
參考文獻
[1] Hoover E, Aslam S, Krishnamurthy K. Physiology, sebaceous glands. Treasure Island (FL):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5.
[2] Cleveland Clinic. Sebaceous Gland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body/24538-sebaceous-glands
[3] Cleveland Clinic. Sebaceous Filaments. https://my.clevelandclinic.org/health/diseases/24571-sebaceous-filaments
[4]https://biologydictionary.net/sebaceous-glands/
[5]https://skinwellness.com/learn/what-your-dermatologist-wishes-you-knew-about-sebaceous-filaments/
[6]https://www.reddit.com/r/Fungalacne/comments/v5ouzf/help_sebaceous_filaments/
策劃制作
作者丨唐教清 皮膚科主治醫師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
審核丨徐敏 天津醫科大學代謝病醫院(天津醫科大學朱憲彝紀念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天津市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委員
策劃丨鐘艷平
責編丨鐘艷平
審校丨徐來 張林林
來源:科普中國
編輯:涼漸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系原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