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機會也不中用。為了擺脫對中國的稀土依賴,馮德萊恩居然跑去找了日本求合作。
“馮大媽”還覺得拉攏日本就能和中國稀土掰掰手腕,現實卻是當頭一棒——日本自己碗里的稀飯都喝不飽,還要靠從中國的鍋里舀,現在歐盟居然去找日本“討飯”,這步臭棋下的,可以說相當短視。
馮德萊恩拒絕中方好意去找日本打的什么算盤?她所謂“拉攏日本抗衡中國”的戰略有幾分可行?
把病癥當成了病根
都知道稀土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而歐盟成員國基本都是主攻高端制造業的,稀土對于他們而言,就是經濟發展的前置條件。
不論從風力渦輪到電動汽車,從手機屏幕到導彈制導,歐洲的現代工業命脈幾乎處處離不開中國的稀土供應。尤其像德國這樣的老牌制造業巨頭,他們甚至比美國還要焦慮。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歐盟發現了“病癥”,并且準備著手解決,可他們不去對癥下藥,反而找錯了病根。
從馮德萊恩這次訪日的動向來看,歐盟還在做著“自力更生”的美夢。他們似乎覺得只要在格陵蘭、或在非洲找到新的礦山,就能擺脫中國,另起爐灶。
雖然站在歐盟立場上,走獨立自主的路不能說錯,可分析問題不能好高騖遠。
對于現在的歐盟而言,稀土產業的真正壁壘,從來不在于從哪找礦山,而在于這些從土里挖出來的礦,如何精煉。
而中國過去二十年的稀土布局,核心并不在于找礦,而是在于把稀土精煉這門技術,練到了極致。
如今,中國已經掌握了全球90%以上的冶煉分離產能。對于歐盟而言,想要獨立自主,找礦只是最簡單的第一步,緊跟著的還有如何降低成本?如何解決精煉技術難關?如何處理分離過程中產生的廢料?
這一系列問題歐盟現在都沒解決,就想著擺脫中國,可以說是癡人說夢。
歐盟找的盟友,也離不開中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歐盟想出的解決辦法,居然是與日本聯手。一個出項目,一個出錢出技術,最后雙贏,看起來是前途一片光明。
可尷尬的是,歐盟找的這個伙伴,自己也是個對中國極度依賴的“重癥患者”。
據統計,日本高端磁材產業80%的核心原料都需要從中國進口。而北京那邊只要稍稍收緊出口管制,東京的汽車產線就得跟著打哆嗦。
試問,一個自身供應鏈都如此脆弱的伙伴,又該如何扮演歐盟的“救世主”?
雖然日本手里還有一張在南鳥島深海里畫出的大餅——“海底稀土泥”。聽著很誘人,但這種技術中國這邊還八字沒一撇呢,日本和歐盟想要超越中國解決此項技術并做到商業化運營,且不說可不可能,就算他們能做到,時間上,二十年都是保守估計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確實掌握了一定的回收提煉能力,但成本卻是中國同類產品的三倍以上,而且回收的稀土純度也比不上中國產品。而日本要是想提純到高精尖產業能用的水平,很可能還是要把粗料運到中國,可要是這么干,等于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點。
所以總的來說,馮德萊恩這次找日本談合作,哪里是什么強強聯合?這分明是兩個焦慮的病人,湊在一起研究一張早已過期的藥方。
強行推動,后果只會更嚴重
那么問題來了,假如歐盟真的鐵了心,要不惜代價咽下這劑“歐日聯合”的藥,等待它的結果會是什么?答案很簡單,必然會引發諸多并發癥,后果只會更嚴重。
首先是“成本休克”。
強行與穩定、高效且廉價的中國供應鏈脫鉤,意味著歐洲制造商必須去適應那些成本高昂、供應不穩的替代品。原材料價格暴漲,會像抽水機一樣吸干企業的利潤,最終讓“歐洲制造”在全球市場上失去競爭力。
其次是“性能降級”。
高科技產品,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無法獲得足夠的高純度稀土,意味著歐洲的電動車續航會變短,風力發電機的效率會降低,尖端設備的核心性能會全面滑坡。這對于以高品質著稱的歐洲工業來說,無異于自毀長城。
最后是“貿易反噬”。
在一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里,任何單方面的“筑墻”行為,都必然會招致對方的回應。這種帶有明顯地緣政治色彩的供應鏈重組,幾乎是在公然邀請貿易對手拿出反制措施。到那時,歐盟要面對的就不僅僅是稀土問題了。
歐盟的內心戲
因此,當我們剝開層層包裹的政治詞藻,這場歐日合作的真相便顯露出來。
它更像一場精心策劃的“戰略表演”,一場演給歐洲內部焦慮的民眾和政客們看的內心戲。馮德萊恩需要用一個“我們正在行動”的姿態,來回應那種對華依賴的普遍不安。
她描繪的那個由“共同價值觀”驅動的“競爭力聯盟”,口號響亮,卻違背了最基本的產業常識和市場邏輯。
然而市場有其自身的鐵律,它永遠會選擇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路徑。全球供應鏈之所以呈現今天的格局,不是哪個國家強行規劃的結果,而是幾十年來全球化市場理性選擇的產物。
如果歐盟強行試圖用政治盟約去對抗經濟規律,就像試圖用一張漁網去攔截滔滔江水,除了給自己增加一些表演性的慰藉外,毫無用處。
結語
當歐盟還在費力地研究如何“挖礦”時,中國早已在產業鏈的更高維度上布局——研發性能更強的新材料,推動“無重稀土磁體”等顛覆性技術。
這就像兩個棋手對弈,一方還在琢磨如何保住自己的幾個兵卒,另一方卻已經改變了整個棋盤的規則。
實話講,歐盟如今這步臭棋,精準踩中了所有能踩的坑——中國誠意開出的談判席不坐,非要跑去日本那找安慰;把不靠譜的日本當成救命稻草搞所謂“同盟”;還有關鍵人物馮德萊恩那嚴重脫離實際一廂情愿的戰略幻想。
這三步下來,哪是尋求破局?分明是一路小跑沖向死胡同!要按這條路玩下去,歐盟不衰、不爛、不散架、不撲街,怕是老天爺都要看不下去,真沒天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