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考證,嘉靖壬午本才是《三國演義》的最初版本,我們現在看到的大多是“毛批本”,也就是毛綸、毛宗崗父子批注并增刪的版本。
毛批本比壬午本字數多,這是增;壬午本很多重要細節,在毛批本中沒有,這是刪,除了增刪之外,還有一些改動,于是以不同版本討論某幾位名將的武功高下,難免爭論不休。
實事求是地說,壬午本在文采上確實有些不及毛批本,這一點我們從章回目錄中就能看得出來,但不管怎么比較,這兩個版本都比更早出現的《三國志平話》更精彩。
我們將壬午本和毛批本對照來看,就會發現前者雖然字數較少,但卻比后者多了三個重要細節:呂布有多高?武安國的鐵錘有多重?張飛在虎牢關表現如何?
毛批本《三國演義》對呂布的身高是沒有介紹的,他初次露面時的描述是“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毛宗崗生于大明崇禎五年,卒于清朝康熙四十八年,所以他的批本肯定晚于明嘉靖壬午年,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在批評《三國演義》的時候把壬午本那段文字刪掉了:“李儒見丁原背后一人,身長一丈,腰大十圍。弓馬熟嫻,眉目清秀。五原郡九原人也,姓呂,名布,字奉先,官拜執金吾。自幼隨從丁原,拜為義父。”
毛宗崗刪掉的除了呂布的身高腰圍,還有呂布的官職——他這樣刪減并非毫無道理:如果壬午本才是羅貫中原著,那么他肯定是把丁原和呂布的官職弄混了:丁原一開始跟大將軍何進合謀誅殺宦官而受封執金吾,呂布只是他的主簿而已。
執金吾是漢朝高級官員,原先叫“中尉”,職責是“徼循京師”,除了宮禁歸衛尉管之外,執金吾基本相當于京畿地區衛戍司令,秩中二千石(九卿、郡守級別的高官,分為中二千石、真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中二千石就是中央官員,實際俸祿為二千一百六十石,沒有那個“中”字的郡守實際為一千四百四十石,比二千石司隸校尉、奉車都尉、駙馬都尉只有一千二百石),而呂布就是丁原的“大秘”,從來就沒當過執金吾。
呂布在丁原手下是主簿,投靠董卓后先為騎都尉,后為中郎將、都亭侯,誅殺董卓后才被王允以大漢天子劉協的名義封為奮武將軍(《后漢書》中為奮威將軍)、假節、儀比三司、溫侯——呂布誅殺董卓之前是不能被稱為“呂溫侯”的,那時候的溫侯是王允:“初平二年,卓還長安,錄入關之功,封允為溫侯,食邑五千戶。”
可能是毛宗崗一時手滑,刪掉呂布“執金吾”官職的時候,順便也把呂布的身高腰圍和相貌都刪掉了。
其實壬午本的呂布體貌特征挺有意思的:比關羽還高,跟許褚一樣是個大肚漢,卻偏偏長了一張小白臉,頗有后來馬超的英俊。
這里咱們順便說一下馬超和趙云:馬超“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細膀寬”,確實很“漂亮”,但并不符合當時“美男子”的標準,因為他有些不像“男子”,真正符合文武官員標準的還是趙云的“濃眉大眼,闊面重頤”。
呂布金剛身材蘿莉面容,也正好符合他反復無常的性格——他就是個矛盾的結合體:說他是梟雄可以,說他是忠臣也行。
壬午本中的張飛也是身高八尺,關羽則是“身長九尺三寸,髯長一尺八寸(毛批本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呂布足足比張飛高了兩尺,比關羽高七寸,按照漢朝度量衡標準,張飛一米八四,關羽兩米一四,呂布兩米三十,一點都不離譜。
用漢朝的尺子衡量,現在打籃球的也有幾個“身高過丈”,比呂布還高一點點。
呂布身大力不虧,雖然壬午本和毛批本都沒說方天畫戟有多重,但卻說了武安國的鐵錘多少斤:“北海太守孔融部下一將出曰:‘吾受文舉恩已十年,何不以死報之?’融視之,乃門下勇士武安國也,使鐵錘,重五十斤。安國提長柄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迫馬而來,與安國戰。戰到十余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于地而走。八路諸侯一齊殺來,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
毛批本對勇士武安國簡直是無視,連一句臺詞都沒給,就讓呂布給砍成了五級傷殘,但他的表現,還是比劉備的同學公孫瓚表現出色——公孫瓚數回合就被呂布擊敗,這才“踴出燕人張冀德,手提蛇矛丈八槍。虎須倒豎翻金線,環眼圓睜起電光。”
一米八四的張飛手持丈八蛇矛對戰手持身高兩米三十的呂布,打了一會兒是落了下風的:“飛抖擻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云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
張飛大喊一聲是給自己助威,還是讓二哥上來幫忙,兩個版本都沒寫,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張飛的丈八蛇矛是鄉村鐵匠鋪出品,戰馬也是馬販子贊助,再加上桃園兄弟戰場經驗還不是很豐富,所以張飛跟比自己高兩尺的呂布打滿五十回合有些吃力,也就可以理解了——沒有誰是天生的高手,大將的武力值,也是在千錘百煉中逐步提升的。
張飛跟呂布初次交手落了下風,這并不丟人,即使是在壬午本中,張飛也找回了場子,那就是在徐州小沛之戰中,搶到呂布一百五十匹好馬的張飛,已經完全不懼呂布了:“呂布罵曰:‘環眼賊漢!累次渺視吾!’飛曰:‘我奪你馬,你便惱;你奪我哥哥的徐州,你便就不說!’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兩人酣戰一百余合,未見勝負。玄德見呂布軍四圍漸漸裹將來,恐有疏失,急鳴金收軍入城內。”
毛批本刪掉了呂布軍合圍那幾個字,這才是最關鍵的:張飛單挑呂布,劉備關羽都沒上去幫忙,而呂布的部將卻不斷往前湊,這是不是說張飛已經占了上風?
張飛在虎牢關打不贏呂布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時候呂布還不“認識”貂蟬,但是到了徐州,呂布不但有正妻嚴氏和難以說清關系的貂蟬(小義母或妾室),還“愛諸將婦(曹操說的)”,體力可以說是斷崖式下跌,面容也十分憔悴,身高九尺三寸紅光滿面長須飄飄的關羽可能都有些不忍心對他下手了。
壬午本雖然有些文筆不佳,但在細節處理上卻十分合理,像呂布那樣的漢末第一猛將,在毛批本中居然沒有身高腰圍相貌介紹,這顯然是一個巨大的漏洞。
看了壬午本這三個毛批本沒有的細節,讀者諸君想必也有很多話要說:張飛在虎牢關初戰呂布,五十回合落在下風是不是很正常?當張飛作戰經驗足夠豐富而呂布酒色傷身之后,兩人再次對決,呂布多少回合會敗給張飛?新老兩個版本電視劇中,呂布的兵器是不是拿錯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