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讀古代史料,經常看到椒房之寵、椒房之樂一類的詞語,椒就是花椒的意思。那么花椒怎么和皇后、后宮聯系在一起呢?原來古代楚地有一種習俗,就是用花椒涂抹房屋的墻壁,取其溫暖芳香的意味。
據《漢書·車千秋傳》記載:“江充先治甘泉宮人,轉至未央椒房 。”意思是說江充本是甘泉宮的宮人,后來轉至未央宮的椒房。顏師古注解:“椒房,殿名,皇后所居也。”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椒房本是西漢皇后宮殿的名稱。
根據專家考證,椒房殿有兩處所在,一在長樂宮,《文選·班固<西都賦>》:“后宮則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李善引《三輔黃圖》注:“長樂宮有椒房殿。”另一處在未央宮。《三輔黃圖》卷三:“椒房殿,在未央宮,以椒和泥涂,取其溫而芬芳也。”位于前殿之北。
那么,皇后的宮殿為何和花椒產生關系了,為何叫作椒房殿?檢索相關史書記載,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楚地古老習俗
據史書記載,古楚地有一種習慣,蓋完房子后,用花椒涂抹房屋的墻壁,取其溫暖芳香的功效。劉邦、蕭何等都是是沛縣人,以前是楚國故地,所以在營造宮殿的時候就延續了這種習慣,椒房殿就此而來。
二、花椒的功效
花椒除作調味品之外,也可入藥療疾。中醫認為,花椒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有溫中散寒,殺蟲止痛之功。在古代,香料是非常珍貴的存在,所以人們對于花椒的使用也是非常廣泛。
第一,味道芳香。“有椒其馨,胡考之寧”,這是《詩經·周頌》中對于花椒芳香氣味的贊揚,人們稱贊花椒的香味兒能使得人們安康而長壽。花椒和胡椒本身都帶有芳香氣息,在現代更多地被我們用于烹調,而在古代日用和食用應是并重,例如被裝進香囊隨身佩戴。
第二,驅蟲保溫。《神農本草經》里把花椒列為下藥,對于其功效,記載中說道:“下藥除病能令毒蟲不加,猛獸不犯,惡氣不行,眾妖并辟。”由此可見,兩千年前人們已經將花椒列為殺蟲、防腐、防霉、去濕的良藥,用椒花、椒實和泥涂墻正是因為這一點。
三、花椒寓意美好
花椒的果實都極其繁多,在十分看重子嗣的古代后宮,這種多子的香料自是備受妃嬪們的喜愛。
因此,皇后嬪妃的宮殿稱作椒房,也有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漢成帝劉驁的愛妃趙飛燕,輕盈善舞,寵冠后宮,后冊封為后。遺憾的是久無身孕。奏請于后宮,用花椒涂四壁,取其室溫通氣,以利受孕,不久果有身孕。
總而言之,用椒花、椒實和泥涂墻,稱為“椒房”。它不但可使居室芳香溫馨,而且還寄托著多子多福的愿望。
因此,自西漢之后,椒房成為皇后宮殿或者后妃的代指名詞。后世因循下來,椒房就有了專屬的含義。花椒氣味芳香、藥性溫和,果實結得多,逐漸就和皇后、后宮聯系在了一起。
參考資料:《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其實很有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