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區委第四巡察組剛走進大西街,就被眼前的混亂堵住了腳步:10余個小攤車停放得橫七豎八,擠得人行道水泄不通。吆喝聲、喇叭聲刺耳,地面油污混著垃圾,行人側身難行,車輛寸步難移。嗆人的“煙火氣”與居民期盼的“文明味”激烈碰撞,社區干部眉頭緊鎖——這里,成了城市治理的痛點堵點。
巡察組經過連續多次蹲點、密集走訪攤販、居民,層層剝繭,問題癥結逐漸清晰:老城區配套滯后,但人氣旺需求大;攤販多為低收入群體,靠此謀生。疏堵兩難,考驗著基層智慧。“小攤車雖小,”組長在組務會上強調,“一頭是百姓飯碗、生活便利,是沉甸甸的民生;一頭是市容秩序、公共安全,是必須答好的治理考題。這道民生題解不好,群眾的心就暖不了!”
巡察組 立即與西城街道、小西街社區負責人進行座談,直接指出問題,并提出了“疏堵結合、規范管理”的整改建議。正式反饋后,巡察組將大西街亂象列為重點關注事項,要求街道建立清晰的整改“路線圖”和“時間表”,并通過定期回訪、實地查看等方式跟蹤督辦,確保整改壓力傳導到位、整改責任壓實到底。在巡察組強力推動下,西城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社區與綜執、市監、環衛等部門現場“會診”,按照“劃設統一攤區、規范經營標準、強化監管服務”的思路有序推動整改。多方合力下,大西街便民服務攤區在2025年3月煥新開張,18個便民餐車統一亮相。
2025年6月,巡察整改回訪督查發現,昔日“堵心路”,已成“暖心街”,餐車整齊劃一,熱氣香氣氤氳,叫賣聲與談笑聲和諧交融,人車有序,街面整潔。“以前擺攤像打游擊,心懸著!現在有了這餐車,踏實!”王阿姨指著餐車,笑容里滿是感激。
巡察的使命,從來不是簡單地發現“臟亂差”,而在于精準洞察亂象背后交織的民生冷暖與治理困境。大西街的蝶變證明,只要站穩人民立場,推動提升城市治理的溫度,那些嗆人的油煙、擁堵的怨氣、生存的艱辛,終能轉化為有序的煙火、便民的暖流。
來源 南充巡查
聲明:轉載出于宣傳服務廣大市民、弘揚正義、正氣、警示之目的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本平臺,我們將及時處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