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媒體引述美國官方的說法,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所謂的性別和少數群體多樣性過度關注,分裂了社會和文化事業,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
還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巴勒斯坦國”為成員國,指出這一決定助長了“該組織內部反以色列言論的擴散”。
特朗普2017年的第一個任期內,美國也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涉嫌“存在反以色列偏見”而退出,但拜登政府在2023年推翻了這一決定,重返了該組織。
針對特朗普此舉,就連一些美國和國際猶太人組織都對此不滿,并嚴厲抨擊。
美國官方給出的理由看似冠冕堂皇,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所謂的性別和少數群體多樣性過度關注,稱其分裂了社會和文化事業,還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
此外,美國還揪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巴勒斯坦國”為成員國一事大做文章,指出這一決定助長了“該組織內部反以色列言論的擴散”。
回顧美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過往糾葛,可謂是一部“三進三出”的復雜歷史。早在1984年,美國就曾以教科文組織存在腐敗和管理混亂等問題為由,宣布退出該組織。
在2003年,美國又重新加入,似乎一切矛盾都已化解。但好景不長,在2017年10月,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再次宣布決定退出教科文組織。
當時給出的主要考慮包括不斷增加的欠費、機構需要根本性改革以及對該組織“針對以色列持續偏見”的關切。此次退出于2018年12月31日正式生效。
而到了2023年,拜登政府推翻了這一決定,美國重返了該組織。可如今,特朗普再次掌權后,又將美國帶向了退出的道路。這種反復無常的行為,讓國際社會對美國的國際責任擔當產生了深深的質疑。
中國對于美國這種頻繁“退群”的行為一直持有明確且堅決的反對態度。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7月23日下午的例行記者會上應詢表示,美國此次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這已經是美國第三次退出該組織,并且長期拖欠會費,這絕不是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宗旨是推動教育科學文化領域的國際合作,促進文明相互理解和融合,維護世界和平,實現共同發展。
多年來,中國始終堅定支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積極參與其各項事務,為推動全球教育、科學、文化等事業的進步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美國的退出行為,無疑是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宗旨的背離,也是對國際合作根基的破壞。
美國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性別和少數群體多樣性過度關注,這一理由在中國看來,實則是美國為自己的退出尋找的借口。
在當今全球化的時代,尊重和促進性別平等、保護少數群體權益,是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體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這些方面的努力,是符合全人類共同利益的,是在為構建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和諧的世界而努力。
美國以這樣的理由退出,恰恰暴露了其狹隘的政治私利考量,不愿意為全球共同事業承擔應有的責任。
對于美國指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巴勒斯坦國”為成員國一事,中國認為,這是美國在偏袒以色列,忽視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權益。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地區的核心問題之一,涉及到民族自決、領土主權等諸多關鍵議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巴勒斯坦國”為成員國,是對巴勒斯坦人民追求獨立和自由的正義訴求的支持,是在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而美國卻將此視為“反以色列”的表現,進而以此為由退出組織,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也損害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推動地區和平與發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此次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決定,不僅遭到了中國等國際社會成員的批駁,就連一些美國和國際猶太人組織也對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并予以嚴厲抨擊。
一些猶太組織認為,美國的退出行為短視且自私,損害了美國猶太群體的長期利益。
美國長期以來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能夠在全球文化、教育、科學等領域發揮影響力,進而維護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和利益,這其中也包括美國猶太群體在全球范圍內的利益。
而特朗普政府頻繁地“退群”,使得美國在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逐漸減弱,影響力不斷下降。這對于美國猶太群體而言,意味著他們在國際事務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也將受到波及,不利于他們在全球范圍內拓展商業、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從以色列的角度來看,部分猶太組織擔心美國的退出會削弱以色列在國際輿論場中的支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平臺,在文化遺產保護、教育交流等方面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以色列一直試圖通過在該組織中的活動,爭取國際社會對其在中東地區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美國作為以色列的重要盟友,其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的存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以色列提供支持和掩護。
美國此次退出,可能會使以色列在該組織中面臨更加孤立的局面,國際社會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問題等方面的批評聲音可能會進一步增大,這對于以色列的國際形象和外交處境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一些猶太組織還指出,美國政府在決策過程中,缺乏對猶太群體多元利益的充分考量。
特朗普自2017年首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就展現出了一種強烈的“退群”傾向。在其第一個任期內,美國退出了多個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如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
這些退出行為,無一不是在“美國優先”政策的指導下進行的。特朗普政府認為,這些國際組織和多邊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國的行動自由,損害了美國的利益。
這種所謂的“利益”考量,往往是短視的、片面的,只關注到了美國眼前的經濟、政治利益,而忽視了美國作為一個全球大國應承擔的國際責任,以及長期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的塑造。
實際上,這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國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和利益訴求強加于國際組織之上。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決策和行動不符合美國的意愿時,美國就選擇退出,以逃避責任和義務。
而此次特朗普再次宣布退出,除了舊有的對以色列問題的考量外,還新增了對所謂“性別和少數群體多樣性”議題的指責,這進一步凸顯了特朗普政府在國際事務中的保守和狹隘立場。
這種頻繁“退群”的行為,對美國自身以及國際社會都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
對于美國而言,其國際形象和聲譽受到了極大的損害,國際社會對美國的信任度不斷降低。
“三進三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美國這次“退群”理由是什么?——環球網
中方回應美將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是負責任大國應有的作為——中國青年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