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2025年7月24日訊(記者 劉夢婷)今夏酷暑難耐,持續的高溫濕熱天氣下,人體新陳代謝與體力消耗雙重加劇,易導致電解質失衡及脫水,導致免疫力下降。對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病的中老年人影響尤甚,他們不僅中暑風險更高,免疫力下滑更易誘發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近日,國家衛健委也多次強調“慢病人群需安全度夏”, 呼應“健康中國”戰略以預防為先的理念。在這場夏日健康保衛戰中,“主動預防”既是理念,更是行動。當前深圳已持續多日高溫天氣,如何在此期間幫助重點人群度過這次健康考驗,免受疾病困擾?從疾控中心到社區服務,一系列針對性舉措正在織密健康防護網。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主任 劉剛
深圳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科主任劉剛介紹:“疾控部門始終秉持著‘預防為主’的公共衛生理念,我也長期從事基層公共衛生工作,依托社康網點針對中老年群體,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深圳開展了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務。我們既往工作多聚焦于冬春季慢性呼吸道傳染病防控,而深圳夏季高溫持續時間長,除規律飲食、適當運動外,更建議重點人群通過預防接種手段,有效預防呼吸道疾病和帶狀皰疹等感染性疾病。”
九成人的身體里藏著這個被低估的“健康刺客”
“三伏”酷暑,高溫潮濕、室內外溫差大,加上暑熱貪涼、飲食不節制,人體免疫力容易發生波動,罹患帶狀皰疹的風險較高。深圳市福田區益田社康主任馬濤指出:“近期深圳高溫天氣持續不斷,這樣的天氣對社區里 50 歲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病的群體,格外需要留心自身健康情況。高溫天氣很容易打亂大家平時的飲食和作息節奏,對這部分居民來說,這種不規律可能使血糖、血壓出現波動,導致自身的免疫功能有所下降,進而增加感染性疾病的患病風險。我也觀察到,這段時間社區50歲以上的居民帶狀皰疹發病數量有所上升。”
深圳市福田區益田社康主任 馬濤
帶狀皰疹俗稱“蛇纏腰、生蛇”,與其他皮膚病不同,這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 。數據顯示,超過90%的成人體內潛伏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大約1/3的人在一生中會患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不僅會對皮膚造成損傷,讓患者感受到劇烈的疼痛,甚至還會對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擾。
夏季來臨,50歲以上、慢性病控制不佳的中老年人尤其需要高度警惕,避免病毒“趁虛而入”引發劇烈神經痛,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如果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小水皰,同時伴隨疼痛的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進行鑒別診斷,避免錯過帶狀皰疹治療的黃金72小時,誘發更為嚴重、持久的后神經痛。
年齡是帶狀皰疹最重要的危險因素 。50歲以上為易發人群,年齡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嚴重 。此外,像免疫力比較薄弱的一些糖尿病、高血壓等“三高”患者,一旦罹患帶狀皰疹,可能會導致血糖血壓的雙線失守。因此,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有慢性病的人群,一定要盡早認識到帶狀皰疹的患病風險,前往醫院進行全面的健康評估和疾病預防咨詢。
慢病人群要警惕被瞄準的“免疫缺口”
夏日炎炎,對普通人來說可能只是多了些汗水和煩躁,但對糖尿病、高血壓患者而言,卻是一場血糖、血壓管理的“過山車”之旅。明明平時血糖、血壓控制得不錯,一到夏天就忽高忽低。部分老年慢性病患者喜食西瓜、荔枝等時令水果,因而罹患帶狀皰疹的情況也比較常見,一旦罹患帶狀皰疹,發生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風險更高、持續時間更久。相關數據顯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帶狀皰疹和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后,帶狀皰疹后神經痛風險升高 ,且神經痛更為嚴重和持久 。
馬濤強調:“我們社區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管理上一直注重全面防控,不僅持續做好血糖血壓監測、每年健康體檢、藥物干預等核心工作,也常向居民強調飲食調節與運動鍛煉的重要性。而在疾病預防體系中,疫苗接種同樣是不可忽視的關鍵環節。對于中老年群體尤其是慢病患者這類高發人群,帶狀皰疹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能有效在發病前構筑防護屏障,顯著降低患病風險。有數據顯示,與普通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帶狀皰疹的風險高達60%,而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罹患該疾病風險高達39%。因此,大家應主動關注疾病預防的價值,將其納入整體健康管理中,通過科學預防進一步守護健康。”
“雙向奔赴”護健康,疾控社區共筑便民服務網
帶狀皰疹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加重家庭乃至社會的經濟負擔。據估計,包括門診及住院治療、藥物等花費在內,中國每年帶狀皰疹疾病治療花費約13億元。罹患帶狀皰疹會加重家人的照料成本,部分家屬在照護患者的同時,自身也面臨著疲勞、失眠、壓力等身心困擾。因此,做好預防工作尤為重要。
劉剛表示:“深圳現有900多個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其中530多間承擔預防接種職能,已基本形成‘15分鐘疫苗接種服務圈’。廣東省積極推進醫防融合,由全科醫生開具疫苗處方。深圳也將于7月24日開展相關試點工作啟動會。我們以家庭醫生為載體,在診療中積極推動醫防融合,助力提升居民疾病預防意識。早在2017年我們就開展‘家庭醫生開具疫苗處方’試點工作,通過家庭醫生在診療或居民慢病管理過程中推動常見疾病(如流感、肺炎等)的預防工作。此外,我們還在持續創新預防接種支付政策,將非免疫規劃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接種費用進一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這對于市民來說也是很大利好,讓中老年人居民能夠享受健康生活。”
作為居民最便捷的醫療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健康科普等重要職責。福田區益田社區健康服務站也在積極開展成人疫苗處方試點工作,針對成人日常工作忙碌等情況,社康執行全天候成人疫苗接種服務,減少居民來回跑動問題,極大便利了轄區內老年人、慢性病等重點人群及其他成人的預防接種。
接種疫苗是疾病預防最經濟、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但是在接種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功課。馬濤提醒:“很多中老年人覺得有慢性病不能接種疫苗,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慢性病不是接種疫苗的禁忌證。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接種前需要由醫生進行身體評估,如有無發燒、急性病癥以及有無疫苗過敏等,評估后再由專業醫生開具合適的‘疫苗處方’。 居民在接種疫苗前還可就疫苗的保護效果、保護時長、接種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詢專業醫生,進行科學接種。”(深圳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