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名為基孔肯雅的病毒悄然襲擊了全球。
近期,世衛(wèi)組織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迪亞娜·阿爾瓦雷斯表示,目前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qū)發(fā)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情況,約550萬人面臨這種蚊媒病毒的風險,而且可能出現大范圍疫情。
中國已經出現確診病例。7月以來,廣東陸續(xù)報告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病例,截至7月22日,感染病例已突破3000例,這一數字仍在不斷攀升。基孔肯雅病毒,這個曾被忽視的“隱匿威脅”,如今正以驚人的速度在中國部分區(qū)域蔓延,給公共衛(wèi)生安全帶來了挑戰(zhàn)。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人們不禁感到焦慮與不安:基孔肯雅病毒到底是什么?疫苗及特效藥進展如何?
基孔肯雅病毒是什么?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簡稱CHIKV)的名字源自非洲坦桑尼亞的馬孔德語,意為“彎曲成一團”,形象地描述了患者因關節(jié)疼痛而蜷縮身體的痛苦狀態(tài)。
這種病毒最早于1952年在坦桑尼亞被發(fā)現,當時引發(fā)了一場局部疫情,但由于其傳播范圍相對有限,未引起全球廣泛關注。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基孔肯雅病毒的傳播范圍逐漸擴大,從非洲到亞洲、美洲,再到歐洲,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qū)報告了感染病例。
基孔肯雅病毒屬于阿爾法病毒屬,是一種單股正鏈RNA病毒。它的直徑約為70納米,內部結構復雜,表面覆蓋著多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不僅決定了病毒的形態(tài),還與病毒的感染能力和免疫原性密切相關。病毒通過蚊蟲叮咬進入人體后,會在人體細胞內迅速復制,并引發(fā)一系列免疫反應。感染后的癥狀通常在2-12天內出現,平均潛伏期為3-7天。患者最初會突發(fā)高熱,同時伴有劇烈頭痛、肌肉酸痛和關節(jié)劇痛。
關節(jié)疼痛是基孔肯雅病毒最具特征性的癥狀之一,患者常描述為“猶如被火焰炙烤”,疼痛可持續(xù)數周甚至數月,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此外,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皮疹、惡心、嘔吐等癥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盡管基孔肯雅病毒的致死率相對較低,但其傳播速度快、感染范圍廣的特點使其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公共衛(wèi)生威脅。
病毒的傳播主要依賴于蚊蟲叮咬,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是其主要傳播媒介。這兩種蚊蟲在中國南方地區(qū)廣泛分布,尤其是在夏季,它們的繁殖能力極強,活動范圍廣泛。蚊蟲叮咬感染病毒的人后,病毒會在蚊蟲體內繁殖,當蚊蟲再次叮咬其他人時,病毒便被傳播出去。此外,基孔肯雅病毒還可能通過母嬰傳播和血液傳播,進一步增加了防控難度。
在全球范圍內,基孔肯雅病毒的傳播范圍不斷擴大。自2005年以來,印度洋地區(qū)、東南亞和美洲等地多次爆發(fā)大規(guī)模疫情,感染人數達數百萬。2014年,疫情首次在美洲大規(guī)模爆發(fā),迅速蔓延至美國、巴西等國家,導致大量患者住院治療。2017年,歐洲也出現了多起輸入性病例,引發(fā)公共衛(wèi)生部門的高度關注。如今,中國也未能幸免,報告感染多個病例,防控形勢嚴峻。
疫苗2款,尚無特效藥
面對基孔肯雅病毒的肆虐,疫苗和特效藥的研發(fā)成為了全球科研人員的首要任務。
疫苗方面,FDA近幾年共獲批了兩款疫苗,分別是Ixchiq和Vimkunya。
2023年11月,美國FDA批準了Ixchiq,這是由Valneva公司研發(fā)的減毒活疫苗。隨后,該疫苗在2024年6月獲得加拿大衛(wèi)生部批準,2024年7月獲得歐洲委員會批準。Ixchiq使用東非中非南非系病毒株,通過減毒技術使其在人體內引發(fā)免疫反應,同時不會引起疾病。
Ixchiq的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接種后7至14天內產生免疫反應,免疫效果可持續(xù)2年。這種單劑量疫苗適用于18歲及以上人群,接種后可能出現短暫的關節(jié)痛和發(fā)熱,但通常較輕。Ixchiq的減毒技術使其在免疫效果和安全性之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為全球抗擊基孔肯雅熱提供了選擇。
今年2月,FDA批準Vimkunya(基孔肯雅熱重組疫苗)注射劑,是FDA批準的首個適用于12歲及以上人群、采用病毒樣顆粒(VLP)技術的單劑量基孔肯雅熱疫苗。這款疫苗由Bavarian Nordic公司研發(fā),VLP技術能夠模擬病毒結構,但不含病毒遺傳物質,因此不會引起感染。
研究表明,Vimkunya在接種后7至14天內即可產生免疫反應,且免疫效果可持續(xù)2年。這種單劑量疫苗適用于12歲及以上人群,接種后幾乎不引發(fā)不良反應,也不會導致關節(jié)炎等并發(fā)癥。此外,Vimkunya易于儲存和運輸,適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使用。
盡管兩款疫苗成功為預防基孔肯雅熱帶來了希望,但治療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特效藥研發(fā)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
目前,基孔肯雅病毒感染的治療無特效藥,主要依賴對癥支持療法,如解熱鎮(zhèn)痛藥、止痛藥和物理治療等。這些方法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者的癥狀,但無法從根本上清除體內的病毒。
全球科研人員正在積極探索多種潛在的治療方案。利巴韋林作為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已在動物實驗中顯示出降低病毒載量和減輕關節(jié)炎癥的效果。然而,其在人體中的有效劑量與副作用之間的平衡仍需進一步研究。此外,阿比多爾作為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已在體外實驗中顯示出對CHIKV的抑制作用,但其作用機制尚不明確。
圖1 全球基孔肯雅病毒的疫苗及治療藥物研發(fā)進展
圖片來源:藥智數據
IVD企業(yè)蓄勢待發(fā)
在國內,多家企業(yè)憑借其在體外診斷領域的技術積累,迅速推出了基孔肯雅病毒檢測試劑盒,不僅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引發(fā)了市場的關注。
達安基因作為國內檢測領域的龍頭企業(yè),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產品線,在基孔肯雅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研發(fā)和生產上迅速響應。其推出的核酸檢測試劑盒采用先進的檢測技術,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出基孔肯雅病毒。2025年,達安基因的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年出口量約為300萬份,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市場。隨著疫情的蔓延,檢測需求顯著增加,這不僅推動了其相關檢測試劑的銷量上升,也進一步提升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
仁度生物作為RNA病毒診斷領域的上市公司,憑借其在檢測技術上的優(yōu)勢,成功開發(fā)了基孔肯雅熱核酸檢測試劑盒。該試劑盒基于實時熒光恒溫擴增檢測技術(SAT法),能夠對人血清、血漿及全血樣本中的基孔肯雅病毒進行定性檢測。這一技術不僅提高了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還縮短了檢測時間,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萬孚生物是國內領先的傳染病檢測產品生產廠商,其產品線涵蓋了多種傳染病的檢測試劑。在基孔肯雅病毒疫情爆發(fā)的背景下,萬孚生物迅速推出了相應的檢測試劑盒,覆蓋了基孔肯雅病毒等多種病原體。其檢測試劑盒采用先進的快速檢測技術,能夠在短時間內提供準確的檢測結果。
結語
在全球化的時代,基孔肯雅病毒的傳播已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區(qū),而是成為了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挑戰(zhàn)。
基孔肯雅病毒雖然可怕,但通過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和積極的應對態(tài)度,普通人完全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保持個人衛(wèi)生、關注疫情動態(tài)以及支持公共衛(wèi)生措施,不僅能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能為全球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來源:
1.藥智數據
2.https://mp.weixin.qq.com/s/AQcHrUJu5KwnnJ2LRhwvOQ
3.https://mp.weixin.qq.com/s/CbZEgwrfEkizbfTZ9AnsHA
4.https://mp.weixin.qq.com/s/iykURPwnGx5LnHG_DJmmyw
5.https://mp.weixin.qq.com/s/3IRX9LcWrDahOVOk-Pintw
聲明:本內容僅用作醫(yī)藥行業(yè)信息傳播,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藥智網立場。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