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南網
云南網訊(記者 牟燕紅 通訊員 姚竣姍)盛夏時節,當全國大部分板栗尚處于生長期時,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的早熟板栗已率先成熟上市。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科學的產業規劃,永仁板栗以“早熟、優質”的特點搶占市場先機,成為帶動當地農戶增收的“金路子”。
在永仁縣蓮池鄉班別村,連片的板栗園郁郁蔥蔥,飽滿的栗果撐開帶刺的外殼,露出褐亮的果實。栗農們正忙著采收今年第一批早熟板栗,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們這里海拔高、光照足,板栗比其他主產區上市早,今年收購價達到14元/公斤。”村民康承琴邊分揀板栗邊介紹。
在附近的板栗收購點,來自安徽的客商萬和來正組織工人分選裝車:“永仁板栗不僅上市早,而且口感香甜糯軟,我們在上海、浙江的客戶都指定要這里的貨。”
為推動板栗產業高質量發展,永仁縣先后制定出臺了系列配套文件,加快實施板栗產業“對標易門”提升行動,通過規劃塑鏈、訂單穩鏈、科技強鏈、加工延鏈“四鏈協同”,推動板栗產業從傳統種植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按照全縣林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要求,我們劃定了板栗種植核心區60173畝,建設了15個示范園、26個標準園,全面推廣板栗的品種改良、修枝整形、水肥噴灌等技術。”永仁縣林業和草原局產業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品牌化建設方面,永仁縣成功引入板栗精深加工企業兩家,開發出6大系列精深加工產品,“陽光永仁”即食板栗仁深受市場歡迎,產品供不應求,“維的印象”商標已通過注冊,維的早、富嘟呢、老尖山3個板栗品種已取得綠色食品認證。永仁早熟黑板栗、永仁早熟黃板栗被列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永仁縣檢驗檢測所技術員說:“經檢測,永仁板栗蛋白質、鐵、鈣等指標含量均優于板栗國標參照值,達到了綠色食品的標準。”
目前,永仁縣板栗種植面積達到了12.4萬畝,產值預計將達1.8億元以上,能直接帶動6200農戶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真正讓“毛刺球”變成了助力鄉村振興的“金元寶”。
從百年古栗園到現代化產業鏈,從壓彎枝頭的“毛刺球”到可甜可咸的餐桌珍饈,永仁板栗以“早”破局、以“質”取勝,永仁板栗產業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接下來,永仁縣將在土地保障、技術培訓、物流配套等方面持續發力,為這條“金路子”注入更強勁的產業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