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聯盟消息,近日,民航局公布的上半年數據顯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共保障通程旅客17.75萬人,在全國機場中位居首位。這一成績的取得,源于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在通程航班服務領域的持續深耕與創新突破,也讓“通程旅客”這一概念受到廣泛關注。
通程旅客指的是購買“通程航班”服務的旅客,通過一次購票,就能完成兩段及以上航班的中轉出行,并且可以享受“一次值機、行李直掛、中轉無憂”的一體化服務。旅客在出發地就能辦好所有中轉航班的手續,行李由航空公司直接轉運至最終目的地,在中轉機場無需重新辦理值機和托運行李,只需專注于中轉銜接,極大地簡化了出行流程。比如從A地經西安中轉到B地的旅客,在A地出發時就可完成兩段航班的全部手續,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只需通過專用通道完成中轉,無需提取行李,省時又省心。
為了保證旅客出行體驗的質量,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在保障通程旅客方面采取了多項硬核舉措。2月20日T5航站樓投運后,新增啟用2個通程中轉中心,徹底打通旅客“一次值機、行李直掛”的硬件瓶頸。在國內千萬級機場中,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率先將國內通程最短中轉時間(MCT)壓縮至50分鐘,國際-國內縮短至120分鐘,為通程旅客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機場聯合東航、海航等多家航司,新增通程航線備案1163條,累計備案航線突破12500條,覆蓋國內航點112個,保障跨航司通程旅客規模增速位居國內機場前三。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在通程旅客保障方面取得如此成績,來之不易。
對旅客而言,通程模式大幅提升了出行體驗,降低了中轉成本。傳統中轉需要旅客在中轉機場重復辦理各種手續,耗時耗力且易誤機,而通程服務解決了這些痛點,讓出行更高效舒心。從航空業發展來看,通程模式激活了“干支通、全網聯”戰略,完善了航空網絡布局。通過樞紐機場銜接干線與支線航班,將中小城市航點納入全國航空網絡,形成良性循環。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作為西北地區核心航空樞紐,通過通程服務增強了“引流聚流 能力,吸引更多旅客選擇西安作為中轉節點,帶動物流、商業等關聯產業發展,助力”一帶一路“空中通道建設。
在行業層面,通程服務的落地需要多方協同,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實踐為行業提供了”跨航司通程“的樣本,推動民航服務從”單點服務“向 “全網協同”升級。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繼續推進跨航司逾重行李一次支付、縮短 MCT 時間等工作,打造西北地區通程航班保障示范標桿,讓旅客的每一次中轉都更高效、更舒心,持續為旅客美好出行全力以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