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雅風華,續章再啟。2025年7月22日至2025年10月1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主辦的“精雅風華:恭王府與中國時尚(1780-2025)”展覽在恭王府嘉樂堂展出。展覽以“恭王府與十二風雅”為主題,開啟一場恭王府精雅生活與當代中國時尚的跨時空對話,續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時尚語境下的轉譯新章。
始建于1780年的恭王府,是現今北京保存相對最為完整并向社會公眾全面開放的清代王府建筑群。恭王府在建筑風格、園林設計、裝飾藝術等方面都有著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精雅風華:恭王府與中國時尚(1780-2025)”展覽從恭王府深厚的歷史肌理中萃取文化精粹,進行時尚藝術化的當代轉譯,讓凝固的歷史成為流動的時尚。這是恭王府博物館內首個當代時尚藝術大展,通過傳統文化內涵與當代設計碰撞所營造的視覺沖擊力,讓中式生活美學與中國原創設計走進大眾視野。
此次展覽以“十二風雅”為敘事主線,在古建園林之中呈現恭王府一年十二個月的標志性場景,將王府的四季美學、節氣儀典與當代時尚相結合,聯合26位中國具有代表性的設計師與藝術家,展出近50件服裝以及藝術、家居、手工藝等展品,構建起一個全新的歷史、藝術、時尚碰撞和交融的文化場域,讓觀眾在恭王府的實景中感受跨時空的文化與藝術回響。
四季輪回,十二月景致流轉,自然的時序變化與順應時節的風雅生活,成為中式精雅生活的底色與韻腳。展覽中服裝設計師與藝術家的作品呼應著恭王府一年四季十二月的十二種美學符號,反映了藝術家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尚解讀,展現出中式審美的獨特魅力。例如藝術家錢利淮的竹編作品《哇哇叫的太湖石》,源自東方文人傳統,展現了非遺竹編技藝的傳承與創新;藝術家吳笛笛的《靜物-竹》,用幾何形狀強調竹的“物性”,讓傳統文人的審美對象有了鮮明的現代性;設計師陳鵬的作品《人生定格》,既扎根于東方文化基因,又以先鋒的視角重構現代設計語言,形成風格鮮明的美學表達;設計師馬凱的《春園雅集》,通過為山水、春蘭和霜色等傳統文化元素賦予色彩之美,體現了其對東方生活的洞悉。
“精雅風華:恭王府與中國時尚(1780-2025)”展覽在國內的亮相,展現了中國原創設計力量對傳統美學的挖掘與重塑,以及傳統文化IP的生活化與品牌化,推動了“精雅生活”成為新的文化符號。恭王府博物館聯合國內原創設計師與藝術家,通過“時間—空間—文化”三維敘事,將恭王府從歷史古建升維為中式美學的活態創造空間,呈現“一座園,十二境,百年雅”的文化感官體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